天氣炎熱易傷腦損記憶!醫生拆解6類人高危 如何助大腦降溫?

更新時間:11:00 2025-08-08 HKT
發佈時間:11:00 2025-08-08 HKT

炎熱天氣下恐有損大腦健康?有醫生講解,高溫的天氣除了會導致中暑,甚至有機會影響腦部健康的原因和高危人群,並教5大方法有助降溫和保護大腦。

天氣炎熱易傷腦損記憶 醫生拆解成因/高危人群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生黃軒在網頁上發文指,夏季持續攀升的高溫不僅大量出汗、頭暈目眩等不適症狀,更有機會令大腦受損。近年有科學研究證實,極端炎熱環境會直接干擾腦部血液循環、阻斷神經傳導功能並破壞腦內化學物質平衡,導致專注力顯下降、判斷能力減退及情緒控制失調等慢性傷害的風險。

炎熱天氣也傷大腦?

 

天氣炎熱易傷腦損記憶:

  1. 有研究指出,酷熱環境會直接干擾腦部血流動力學與神經傳導效率,顯著降低專注力、記憶力與判斷力。在2024年發表於《Psychol》的研究發現,當人體散熱機制失靈導致核心體溫異常升高時,將觸發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引發「熱性譫妄」,更伴隨認知混亂。
  2. 根據美國一項研究,高溫不僅會破壞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平衡,也會顯著改變腦內多巴胺與血清素的濃度,進而大幅提升焦慮情緒與衝動行為的發生風險。隨著環境溫度攀升,人體不僅會出現悶熱不適、心浮氣躁,更會導致情緒失控,甚至可能誘發犯罪與暴力行為。
  3. 一項研究針對建築工人與外賣員的調查,發現當工作環境溫度超過攝氏35°C時,受試者的執行力、反應速度及語言處理能力均出現明顯衰退。還有研究顯示,持續熱暴露可能與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上升有關,推測此現象與高溫誘發的慢性神經炎症反應及腦部血管損傷密切相關。

炎熱天氣6類人大腦更易受損:

  • 老年人:腦血流調節能力下降
  • 幼童:體溫調節系統未發展完全
  • 高血壓患者
  • 糖尿病患者
  • 心臟病患者
  • 長時間在戶外或密閉空間工作者

黃軒醫生表示,這些人群對熱的耐受性較低,更容易出現神智不清、語無倫次、甚至意識喪失等危險症狀。

夏天5招助保護大腦 出現3大症狀刻降溫求醫

黃軒醫生指出,極端高溫帶來的危害遠超過表面不適,實質上正嚴重威脅著大腦健康與功能,不但影響當下的思維表現,更可能埋下長遠的神經損傷隱患。與其被動等待中暑、昏迷認知功能衰退等不可逆傷害發生,他建議可透過以下6大選擇防護措施,有效預防天氣炎熱
對大腦的傷害。

  1. 維持腦部涼爽:選擇透氣衣物、並可定時以冰涼毛巾敷貼頸部與額頭,能有效促進腦部散熱。
  2. 多喝水,少喝酒:因酒精引發血管擴張反應並增加脫水風險,大幅提高熱傷害風險。
  3. 定時進室內避暑:建議每小時至少找機會進入冷氣房休息10至15分鐘。
  4. 避免高溫時段活動:尤其是上午11點到下午3點,此段時間是最危險的熱時段。
  5. 若出現頭痛、暈眩、言語混亂的症狀時,必須立刻實施降溫措施並盡快求醫!

腦退化症早/中/晚期有何症狀?

據本港醫管局資料,認知障礙症(腦退化症)是因大腦神經細胞病變而引致大腦功能衰退的疾病,患者的記憶、理解、語言、學習、計算和判斷能力都會受影響,部份且會有情緒、行為及感覺等方面的變化。

1. 早期症狀(第1-2年)

在此階段,家人和朋友通常會以為患者的症狀,只是因為年紀漸老而出現的正常老化過程,常見症狀包括失去短期記憶;表達或理解抽象事情時感困難,如表達身體不適、心情感受等;情緒或行為變幻無常;學習新事物及跟隨複雜指令感困難;判斷力減退、基本自理活動仍能應付,但需旁人提醒。

2. 中期症狀(第2-5年)

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早期的困難會更加明顯,症狀包括混淆遠期記憶和現實情況記憶、偶有詞不達意的情況;行為性格轉變,或會容易情緒不穩;需別人協助日常自理活動。

3. 晚期症狀(第5年後)

患者生活幾乎完全依賴別人,不能自我照顧,症狀包括記憶缺損,連熟悉的人和事也會忘記;身體活動及精神狀況出現衰退;未能有效表達及溝通;不能處理日常生活、需要長期照顧;生理時鐘混亂。

資料來源:重症科醫生黃軒醫管局

專家履歷:黃軒醫生

台灣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專項是發炎性腸道疾病如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等。

延伸閱讀:研究推薦7大超級護腦食物 腦退化風險降46% 這種水果每周吃3次有效!

---

相關文章:

比地中海飲食更護腦?營養師教三餐這樣吃 大腦年輕7歲防腦退化

醫生認證1種飲食法可護腦 助大腦年輕7.5歲 腦退化風險降35% 一日三餐怎樣吃?

天氣炎熱易誘發心血管病!專家教夏天做好護心6件事 1原因多吃紅色蔬果

天氣熱易低血壓!醫生揭2大心血管求救信號 高血壓患者亦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