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學童讀書壓力延及教師家長 基金推靜觀培訓減壓 17所幼稚園受惠

更新時間:15:23 2025-07-14 HKT
發佈時間:15:23 2025-07-14 HKT

香港學童的學業壓力大,除了學童容易受到情緒困擾,其實老師和家長們也有機會遇到教學及教養的壓力,他們的精神健康同樣需得到正視。智慧明心慈善基金(Bodhi Love Foundation)發起了「智愛種子教育計劃」(SEED計劃),過去一年透過靜觀為基礎的社會情緒品德成長發展學習,向逾千師生和家長傳播「智愛種子」。計劃得到政、商、醫、教界的支持,早前更舉行「智愛種子教育計劃」成果分享大會2025,分享計劃成效和願景。

計劃推廣至17所幼稚園的師生和家長

智愛種子課程(SEED)計劃自發起以來,得到多間本地學校與教育工作者的真誠反饋,製作出12課完整教案與8節「靜觀培訓課程」,當中惠及17所幼稚園、超過200名教師、1000名學生和400名家長,在香港的幼兒教育領域培養情感意識、同理心和正能量。

「智愛種子教育計劃」成果分享大會現場情況:

 

 

政商醫教界見證計劃年度成果

基金於上周(9日)舉行「智愛種子教育計劃」成果分享大會2025,由行政會議成員、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擔任主禮嘉賓,與基金會創辦人羅寶文小姐、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委員及基金顧問高永文醫生、健康促進學校諮詢委員會主席龐愛蘭小姐、立法會議員李浩然博士及超過100位教育工作者、社福業界同工一同見證計劃在過去一年取得豐碩成果。

林正財醫生:香港面臨精神健康惡化的挑戰

林正財醫生分享在香港推動正向教育的需要及挑戰,他指︰「香港面臨精神健康惡化的挑戰,針對心理健康的資源一般偏向治療,而預防卻被忽略。」他認為,這計劃從根源著手,融合社會情緒與品德發展(SEED),賦能教師、啟發學生,更推動家校合作,讓教育的種子從課堂延伸到家庭和社區,培育新一代成為更具包容力、抗逆力的公民。

新手媽媽王君馨靠1習慣抒發情緒

剛榮升媽媽的藝人王君馨注重情緒健康,認為靜觀對家長及孩子十分重要。她於活動中分享,自己學習多覺察自己的感受,並透過寫日記去感受自己的內心,亦希望以後的小朋友可以更加覺察自己的情緒和學習怎樣去表達出來。

受惠家長:靜觀有助關注孩子需要

當老師和家長有良好的精神健康,也有助他們與孩子相處。分享會上首次播出計劃的紀錄片,其中於過去一年參與計劃的仁愛堂葉德海幼稚園家教會主席劉詠詩女士(張國逸家長)分享,靜觀訓練讓她正視內心,覺察自己的情緒,有助她以更敏銳的觸角去引導孩子,及照顧其情緒需要。

倡精神健康培育延伸至社區

龐愛蘭小姐認為精神健康的培育不應局限於師生,並提議應擴大至學校的員工與其周邊社區。她期望學童培養正向思維,並透過「靜心」提升情緒管理、社交能力與解決問題的技巧。

將推出SEED 2.0以培育可持續社會

基金創辦人羅寶文小姐宣布基金將會推出SEED 2.0,第三個英文字母E,將會以Ecological(生態)取代Ethical(倫理),因為氣候變化是當今最大的挑戰,我們必須要融合心理學和環境科學,促進人與地球的共同健康。她續指,他們的培訓不局限於老師,家長及孩子,更重要的是要攜手培育一個可持續的社會。 

 延伸閱讀:常煩躁也傷心臟?醫生教每日做12秒護心呼吸法 心臟年齡延壽百歲

---

相關文章:

發病率減35%!醫生教必做10件事護心臟 這類「健康」飲品要少喝

港人第3大致命疾病!1類都市人患心臟病風險高68% 專家教3招保護心臟

心臟病年殺7200港人 專家教多吃9種護心食物 這種穀物助降血糖/降膽固醇

轉季常感不適 恐是自律神經失調!4大症狀是警號 易頭痛/過敏怎紓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