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傷腎損神經?醫生盤點9種高水銀魚類 出現4大症狀恐中毒
發佈時間:17:23 2025-08-13 HKT

經常吃魚未必有益,甚至恐傷腎損神經?有醫生列出常見食用魚類的水銀含量,當中有9種魚類的水銀含量相對較高,經常食用恐有重金屬中毒風險,有機會導致全身多個器官系統,甚至影響胎兒發育。
攝取過量水銀有何風險?
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生在Facebook專頁發文表示,大型掠食魚類一般含有較高水銀含量。如長期進食這些高水銀魚類,對身體恐有以下影響,嚴重者甚至可致死:
- 神經系統:手抖、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視聽覺障礙
- 腎臟:腎功能下降、蛋白尿
- 免疫系統:免疫力下降、自體免疫疾病風險增加
- 心血管系統: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
- 孕婦與胎兒:影響胎兒腦部與神經發育,可能造成智力與動作障礙
吃魚傷腎損神經?醫生盤點9種高水銀魚類
根據2023年美國FDA監測報告以及全球研究數據集(涵蓋 1995–2022 年全球海鮮甲基汞濃度),大型、壽命長且位於食物鏈頂端的掠食魚的水銀含量最高:
- 非常高汞(>0.9 ppm):劍魚、鯊魚、旗魚、方頭魚(Tilefish,油魚)、馬鮫魚
- 高汞(0.3-0.9 ppm):短吞拿魚(大目鮪)、黃鰭吞拿魚(黃鰭鮪)、長鰭吞拿魚、智利海鱸
- 低汞(<0.1 ppm):三文魚、秋刀魚、鯖魚、鱈魚、鯡魚、沙甸魚、吳郭魚
多吃5類食物排出水銀 防重金屬中毒
劉博仁醫生表示,如果沒有急性中毒,日常生活中可透過以下方式幫助身體代謝與排出水銀:
排毒食物|1. 含硫食物
大蒜、洋蔥、韭菜、西蘭花、抱子甘藍等,能促進穀胱甘肽生成,結合汞排出。
排毒食物|2. 海藻類
小球藻、螺旋藻等,能與重金屬結合,促進糞便排出。
排毒食物|3. 高抗氧化水果
莓果、奇異果、柑橘等,能減少汞的氧化損害。
排毒食物|4. 含硒食物
巴西堅果、沙甸魚、雞蛋等,能與汞形成無毒化合物(HgSe)。
排毒食物|5. 膳食纖維
燕麥、豆類、番薯、深綠蔬菜等,能減少腸肝循環中的汞再吸收。
身體出現4大症狀 恐重金屬中毒徵兆
劉醫生表示,除了以上食物,流汗與補水也有助身體代謝水銀,例如運動和桑拿可加速部分汞從汗液與尿液排出。
他提醒,偶爾吃高汞魚問題不大,但避免長期且大量食用,導致中毒風險,但孕婦、哺乳婦女與兒童,就務必避免食用。如果喜歡吃大型魚,又出現長期疲勞、手腳麻痺、注意力下降、記憶力變差等情況,建議檢查血液中重金屬。
資料來源:劉博仁醫生Facobook、FDA、全球研究數據集
專家履歷:劉博仁
台灣營養醫學博士,專長為癌症疾病,例如癌症營養、靜脈營養注射、營養醫學整合包括基因檢測、疾病預防策略。
延伸閱讀:魚類3部位恐藏重金屬/毒素 營養師揭5類魚料理易吞毒傷身
---
相關文章:
近九成人體內殘留重金屬 常吃1類魚恐吞毒損害大腦增柏金遜病風險 醫生教吃2種蔬果排毒
如何消除水中重金屬?研究揭喝1種茶降15%含鉛量 沖泡幾分鐘見效?
常用劣質手機殼恐致腎衰竭/癌症 4招自測中毒風險 醫生揭2種材質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