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殼辦學|教育局設突擊巡查小組 關注「高危」學校 查核學籍資料學生出席率

更新時間:11:15 2025-08-19 HKT
發佈時間:11:15 2025-08-19 HKT

有內地教育機構涉嫌「借殼辦學」,與本港學校合作中學課程,事件引起關注,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昨日表示,對「借殼辦學」持「零容忍」態度,教育局會全面檢視現有制度,堵塞私校的規管漏洞,又指會成立「突擊巡查小組」,巡查「高危」學校,下月完成首輪行動。對於有意見指未來數年將出現大量「雙非」學生來港就讀的情況,她認為此情況不會出現,社會毋須擔心。

本港私校崇正中學和一諾中學近日被指涉及「借殼辦學」事件,分別被教育局暫停在其校舍內營辦,以及被教育局拒絕為其註冊。蔡若蓮昨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有個別學校假借第三方合作辦學名義,為並非在本地的學生提供課程,教育局已即時嚴肅跟進。她又指,對於「借殼辦學」不能接受,對此「零容忍」。

10月完成「次高危」學校巡查

蔡若蓮表示,當局成立「突擊巡查小組」,小組成員由具管理學校經驗的專業職系人員組成,會查核學校學籍資料、學生人數和出席率、教師註冊和場地安全等,期望9月完成首輪巡查,先針對在營運、財政或收生方面曾出現困難的「高危」學校作巡查,並在10月完成針對「次高危」學校的巡查。

一旦發現懷疑違規情況,蔡若蓮指出,當局會要求學校在短期內改善及提交報告等;如有不良機構故意誤導家長或學生,在有足夠證據後,局方將即時停止有關學校的招生和註冊。她亦指,教育局會全面檢視現有制度,堵塞漏洞,並擬於下學年設立「合規私校名冊」,將承諾願意守規辦學的學校納入名單,供家長選校作參考。

另外,教育局早前公布修訂資助專上課程學額及資助申請資格,規定「人才子女」須在港居住滿兩年,才可獲資助本地大學學費,外界預期或有更多來自內地的學生來港讀書。蔡若蓮認為本港高中學額充裕,毋須擔心學生來港插班時找不到學位。局方也會優化新學年插班安排,包括區域教育服務處的學位安排支援服務將延伸至15歲或以上有需要的學生,並會提供各區學校的插班資訊等。

蔡料不會大量「雙非」來港讀書

對於有意見指未來數年或有大量「雙非」兒童來港讀書,蔡若蓮相信不會出現此情況,「要來的一早來了,不來的可能已有各種其他選擇」。她解釋,未來數年有大量「雙非」學生來港的說法建基於多個假設,包括「雙非」學生一直沒有來港升學、他們均有意來港讀大學等,但根據過去數年的情況,這些條件未有同步出現。

教育局昨亦發表「政策正面睇」文章,指由2005年起「雙非」兒童的出生數字已有顯著升幅,並舉例指,2005年的相關數字較前一年增加126%,如果大部分人以自修生身份來港投考大學,理應在2023年文憑試考生人數中見端倪,惟2023年的自修生人數僅按年增加10%。

對於有意見提出取消「人才子女」來港讀書的「過渡期」安排,教育局稱會令受影響的受養人子女無法符合居港規定,認為設立過渡期屬可取做法。另外,局方已即時設立「舉報機制」,供學校實名舉報懷疑「借殼辦學」的情況。

蔡若蓮相信,未來數年不會有大量「雙非」學生來港升學,「要來的一早來了,不來的可能已有各種其他選擇。」

本報教育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