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倍安心請槍爭議|美國公司稱受委託「從零開發」作品 未被告知參賽 認為對其他參賽者不公
發佈時間:14:38 2025-08-06 HKT

《星島》早前報道,一名傳統名校中四女學生研發、獲得多個獎項的人工智能(AI)軟件「藥倍安心」引發「請槍」爭議。事件發酵近兩個月後,涉事美國公司網站創辦人於本周一(4日)發聲明,指從未獲告之該項目將用於參賽。「藥倍安心」曾獲頒由數字政策辦公室統籌的2024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獎項,以及第50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獎項,數字辦今日回覆本報查詢指,有份籌辦的教育城會作進一步跟進;教育局今日亦表示,已要求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及本地比賽主辦機構等了解及跟進處理。
涉事網站創辦人:「從零開發」

「藥倍安心」是一款協助醫生自動核對藥物處方的AI軟件,惟早前有網民質疑該學生向美國公司網站AI Health Studio「請槍」。當時該網站曾稱以8個星期為香港的客戶製作AI處方軟件,然而,其後該網站改稱協助軟件「商業化」。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主辦機構早前向本報表示,評審團已仔細審查有關個案,認為該參賽者申報資料符合比賽標準,決定維持頒發銀獎的決定。
然而,該美國公司網站創辦人Ahmed Jemaa於周一在LinkedIn平台發4頁聲明,稱該公司於2024年3月受「Dr. Roberta Pang」,即涉事學生的母親委託,分三階段研發系統,強調雖然該客戶曾提供初步構思,但所有程式代碼、UX(使用者體驗)設計及技術架構均由該公司「從零開發」。

稱Dr. Roberta Pang試圖「控制輿論」
Ahmed Jemaa又指,「Dr. Roberta Pang」於今年6月16日要求將「藥倍安心」的案例在網站上下架,數日後公司才驚覺項目被用於參賽,認為「對其他參賽者不公平」。他續稱,「Dr. Roberta Pang」事後試圖「控制輿論」,要求將案例描述改為「商業推廣」,而非「從零開發」,更提出可付費,要求公司配合官方說法,公司最終拒絕並中止與對方的聯繫。

另外,有份參與甄選及培訓學生參加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的香港資優教育學苑,早前成立專案小組調查此事,該學苑院長黃金耀曾向本報表示,該學生自2023年底開始研發「藥倍安心」項目的第一個版本,其後持續改進,與該公司聯繫只是希望將項目商業化。然而,Ahmed Jemaa指出,公司曾在6月向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和香港教育城提供相關紀錄和文檔,惟兩間機構於數周後結案,表示確認該學生早於2024年1月已提交有關作品,並早於該學生與該公司聯絡的時間,故有足夠理由相信有關程式為學生原創,更要求公司配合統一口徑。Ahmed Jemaa批評機構處理不公,同時「忽略事實」。

就此,數字辦今日回覆指,對於有關聲明,教育城會作進一步跟進。至於委託相關機構負責甄選及培訓學生參加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的教育局,今日亦向本報表示,已要求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及本地比賽主辦機構等了解及跟進處理,會繼續與相關單位保持聯絡,了解情況。教育城日前回覆本報表示,在知悉事件後,已一直按照數字辦指引跟進事件。由於跟進工作仍未結束,教育城現階段不宜就此個案作任何詳細回應。
本報教育組
延伸閱讀:「藥倍安心」爭議︱名校中學生奪獎AI軟件 惹請槍疑雲 數字辦:已要求全面徹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