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醫學院直接錄取31尖子 包括港人子弟校應屆DSE考生 另錄取26名IB狀元
發佈時間:15:24 2025-07-14 HKT

今屆中學文憑試(DSE)將於後日放榜,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劉澤星今日(14日)出席活動時表示,本學年透過「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SNDAS)已錄取31名具多元才能的優秀學生,其中包括首位來自廣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學校的應屆DSE考生。同時,醫學院亦錄取26位在「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考獲45分滿分的「狀元」,分別來自3間海外院校及7間為本港院校,其中一名IB狀元是拔萃男書院學生蔣承軒,他曾在多項國際橋牌賽事中代表香港出賽。
新設博士學位獎學金 金額高達200萬元
此外,港大醫學院自2023/24學年推行內外全科醫學士(MBBS)「傑出醫科學人」學習軌道,每學年提供約30個學額,為成績優異的學生提供具彈性的學習路徑,鼓勵本港傑出學生投身醫學科研。文憑試成績達48分或以上並入讀港大醫學院的學生,將自動入選該計劃,並可獲港大及醫學院合共最高80萬港元的獎學金,涵蓋學費、住宿、生活費及海外學習等開支。
劉澤星表示,今年該計劃新增博士學位獎學金,最高金額達200萬港元。該計劃的學生在第三年的「增潤學年」,可修讀「醫學研究碩士課程」(MRes),在完成MBBS課程時,同時獲得MBBS及MRes雙學位。其後,學生完成一年實習後,有機會獲港大醫學院獎學金支持,前往世界頂尖大學如英國劍橋大學或牛津大學等攻讀4年博士學位,畢業後更有機會加入港大醫學院擔任臨床助理教授,開展教學科研及醫學事業。
「第二學位」收逾950申請
至於港大醫學院的醫科「第二學位」入學申請,收到逾950個申請,部分申請人來自劍橋、牛津等知名大學,約25人獲取錄。
劉澤星強調,港大醫學院一直歡迎有學術能力和優秀潛質的學生,「無論來自不同背景,只要努力學習和有志服務市民,皆能為社會帶來改變」。在應對人口老齡化與科技變革的挑戰年代,本港更需要具國際視野的醫療專才,融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未來醫療和健康護理帶來創新解決方案,冀計劃能有助培育更多相關人才。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