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 UP想建理」啟發小學生對工程興趣 校長:計劃有助推行科學科
發佈時間:11:17 2025-05-14 HKT

為推動中小學STEAM教育,發展局聯同教育局及建造業議會等機構,按照教育局中小學STEAM教育相關指引,攜手推出「STEAM UP想建理」項目,設計出一套以建造業為主題的STEAM教與學材料。有參與計劃的學校校長認為,計劃不僅能深化學生對建造業的認識,更能激發其對工程領域的興趣,有望成為未來職業發展路向;同時有助提升教師在工程領域的專業素養,為下學年推行的科學科課程做準備。
製紙橋模型測試承重力
循道學校亦有參與上述計劃,昨日於其中一班六年級進行「橋樑工程」主題試教課程,通過探討橋樑結構設計、力學原理及實際應用,引導學生理解橋樑設計背後的科學概念,培養對土木工程的興趣。課堂中,學生運用紙張製作紙橋模型,然後放上硬幣等物件,測試其穩定性與承重能力,並通過「建築瑜伽」體驗活動,以身體動作理解結構與力學的關係。
該校校長陳淑英指,小學科學科及人文科將於2025/26學年起逐步推行,取代現有的常識科,其中的工程與社會範疇相信對小學老師而言會較為陌生。她認為,此次課程以建築為主題,不僅能拓展學生視野,更能為教師提供專業參考,增強老師對工程相關的專業知識。目前課程先以六年級為試行對象,若效果理想,校方希望將來擴展至四年級,讓學生盡早打好工程基礎。

該校課程發展主任尚進又指,小學教師多數缺乏工程或建築專業背景,甚至可能沒有理科背景,校內工程相關教材亦匱乏。然而,他在備課過程中發現,課程能通過生活化方式帶出概念,即使非建築專業的老師亦能掌握教學重點,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學習建築知識,並應用於生活中。

隨着本港近年積極推動STEAM教育,陳淑英認為,過往學生的學習多局限於數學、科學或電腦等學科知識的單向吸收,但現時更着重培養學生「動手做」與「動腦」的能力。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是被動接受「知識輸入」,而是通過情境化的問題設計,主動建構解決問題的技能。她認為,這種教學方式更為活潑實用,更能培養學生的「工程思維」,讓學生在未來人生發展與職涯規劃中,都能靈活運用這種思維模式。
「STEAM UP想建理」項目為期30個月,教學內容涵蓋建造業九大STEAM主題,包括樓宇建築等。
記者 鍾綽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