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凌晨非升降高峰 「不尋常嚴重意外」待黑盒解密

更新時間:03:00 2025-10-21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10-21 HKT

  由阿聯酋阿勒馬克圖姆國際機場抵港的一架貨機,昨晨於赤鱲角墮海並造成嚴重致命事故。有工程師對《星島》指,調查方向須聚焦於「黑盒」數據,重點分析航機降落速度、轉向系統、引擎反推力是否平均,及跑道有否異物等四大範疇;同時須綜合分析飛機殘骸、機組人員口供、事發時天氣狀況,和機場控制塔通話紀錄等,以全面重組事故成因。有學者及工會代表直言,今次事件為「不尋常的嚴重意外」,因事發時間為凌晨,並非航班升降高峰期,且天氣仍適合升降,而飛機降落後操作或涉及很多機械因素,仍待「黑盒」解密。
初步可排除天氣及風向影響
  阿聯酋航空波音747-400貨機在降落滑行途中,突然轉向原因成謎。航空數據網站Flightradar24資料顯示,涉事貨機在接觸地面後,滑行至跑道一半時,地面速度仍達40至50海里,香港工程師學會航空分部副主席詹永年分析,顯示飛機當時仍要「減速滑行」,故調查方向應聚焦飛機進場及降落時,速度是否合符標準,「滑行初段看似正常,但之後轉向系統為何會突然運作?是否出現『非指定轉向』等機件故障問題?」他坦言,因目前飛機部分殘骸及關鍵證據仍未打撈出水,故蒐證有一定困難,目前最優先是要尋回飛行紀錄儀和駕駛艙話音紀錄儀(俗稱黑盒),「前者紀錄飛機飛行速度、高度、航向、G力(有否彈跳)、飛機發動機等關鍵參數;後者則記錄駕駛艙內對話及環境聲音,有助了解機組人員當時的操作決策」。
  理大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學生事務總監及高級講師劉銳業指,飛機墮海時正值凌晨,跑道既不擁擠,亦可初步排除天氣及風向影響。對有意見指外地機師不熟悉三跑系統或致出錯,劉認為今次事件反映三跑設計可疏導空中交通,即使北跑道出事仍能如常運作;亦不認為因新跑道,而導致增加風險的問題,但建議未來或須加強外航機師對香港新跑道的熟悉及訓練。
事件反映三跑疏導空中交通
  「三跑正正證明香港機場是國際、大型的高效率機場,三條跑道的設計也是為了疏導空中交通,不存在增加風險」。對有意見指外地機師不熟悉三跑系統增出錯機會,劉認為今次事件反映三跑設計可疏導空中交通,即使北跑道出事仍能如常運作;亦不認為因新跑道而導致增加風險的問題,但建議未來或須加強外航機師對香港新跑道的熟悉及訓練。
  至於外地機師與控制塔溝通時是否出現言語障礙,劉銳業表示航空業界對語言能力有明確要求,所有機師均須具備英語能力,並接受嚴格的塔台通訊訓練,「暫時不敢直接斷言同外籍飛機師的溝通問題有關」,強調事故是否涉及人為疏忽、機件故障或其他因素,仍需待「黑盒」分析結果才能確定。他亦關注航空公司是否有向機組人員提供足夠的安全培訓及休息時間,又預計今次事故的打撈成本較大,保險賠償問題亦牽涉多方,包括航空公司、貨主及保險機構,須等待最終調查結果釐清。
  香港民用航空事業職工總會主席李永富表示,事發時天氣晴朗,飛機已完成降落並進入滑行階段,現階段調查重點集中於飛機偏離跑道的原因,「具體成因仍有待黑盒紀錄及更多技術數據進一步分析確認。」至於遭波及致落海的巡邏車,李指相關車輛主要負責巡邏跑道外圍是否有其他外來物,及在跑道出現突發事件時,可用最快時間趕抵支援,又強調車輛原本停留位置與跑道有一大段距離,本身應是安全空間,惟今次是不幸的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