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車駛進郊野帶動戶外遊新商機
發佈時間:03:00 2025-10-17 HKT

「粵車南下」料在11月實施,可望趕及秋天露營季,同步帶旺生態及郊野旅遊。有露營場地經營者向《星島》透露,早在粵車推出前已不乏內地旅客來港作徒步旅行或露營,「粵車落實後廣東車主更可駛車來玩,對戶外旅遊營運者來說是生意新思路」。有立法會議員建議,政府可劃定明確的生態保護線,並推出「低碳綠色自駕遊指引」,並鼓勵粵車車主進行「無痕旅遊」,以平衡旅客增多對生態影響。有本地車主則指,郊區停車場較稀缺,倡政府可加大力度推動「泊車轉乘」模式,為在市區泊車後轉乘公共交通工具郊遊的旅客提供車費優惠,在滿足「粵車」自駕遊需求同時,紓緩郊區景點的壓力。
香港自然風光出眾,西貢橋咀洲、東壩、萬宜水庫等郊外景點更深受遊客追捧;而荃錦營地及離島多個營地亦吸引不少露營愛好者駐紮。適逢「粵車南下」落實在即,「生態自駕遊」或成訪港旅遊新模式。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紹雄指,初期可進入香港市區的「粵車」名額每日有100個,每輛車亦可留港最多3日,認同能吸引廣東車主駕車來港進行生態旅遊,「對遊客來說肯定是有新鮮感,更可吸引以往乘高鐵、跨境巴士等來港的旅客,改為直接駕車進入香港景點」。
露營場主:或預留專門泊位
於新界經營露營場地的Eric指,近年已有不少內地遊客願意來港徒步旅行或露營,「粵車南下」勢能推動新旅遊模式,「應陸續會有客人從內地揸車來玩,視乎情況,之後營地或為粵車預留專門泊位,停泊普通私家車型號的露營車問題不大」。他形容,「生態自駕遊」對戶外旅遊營運者是生意新思路,「可幫助遊客編排較長行程,現時大多數戶外遊都是1至2日行程,開車的便可計劃3日行程」。但他提及在旅客增長同時,亦須加強環境管理,「不排除要在內地社交平台多些宣傳,多講解保護環境原則」。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委員葛珮帆建議,政府可聯同旅遊業界,推出「低碳綠色自駕遊指引」,鼓勵粵車遊客採取「無痕旅遊」原則,如自備可重用餐具、妥善處理垃圾等;亦可與電訊服務供應商合作,在旅客入境時以短訊提示。
設「指定活動區」禁非法露營
葛指出,政府亦須劃定明確的生態保護紅線,在郊野公園、沙灘及露營區等敏感地點設立「禁泊區」及「指定活動區」,嚴禁車輛及遊客隨意進入生態脆弱區域或非法露營,保護植被及野生動植物。亦可在過程中借鑑內地及國際經驗,推行「智能環保監管」,利用感應器監測車流、人流密度及水質狀況,結合低空無人機及AI技術進行實時巡查,及早發現亂拋垃圾、非法營火等行為,以確保環境不受損害,「粵車生態遊想法是好的,但同時仍然要守護香港珍貴的生態資源」。
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指出,郊區旅遊熱點如西貢、淺水灣等地,無論是「港車」或「粵車」泊車空間均較有限,建議政府加強推動「泊車轉乘」模式,並在市區設立大型停車場,讓車主泊車後,再轉乘專車或公共交通前往景點所在地,「例如在西貢市中心某個商場泊定,用同一張八達通畀錢,再乘搭公共交通有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