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熙:當稱職議員無捷徑 「熟書」是基本

更新時間:03:00 2025-10-14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10-14 HKT

  本屆立法會逾半數議員是新丁,突圍而出並不容易,部分人憑積極跟進民生議題、扎實政策倡議,建立知名度。民建聯港島東議員梁熙表示,當稱職議員並無捷徑,「熟書」是基本底線。
  梁熙4年前首參選,在選舉論壇一時口誤,把「爭取小西灣地鐵站」,說成「西灣河」,令他一夜爆紅。梁熙表示明白到一句口誤無心之失,隨時令重要議題失焦,當選後一直提醒自己要謹言慎行。
陳紹雄與官員有商有量
  梁熙主力跟進民生議題,如外傭過度借貸、預繳式收費、公院收費等。他指當議員無捷徑,尤其部分議題涉及專門知識,花了大量時間了解政策,為在議會發言、與官員開會及受訪做好準備,「熟書」是跟進政策的底線,以便掌握議題痛點,提出實用建議。他又指,現時議員有很多渠道向官員表達意見,包括公開和私下,並非一味批評、反對政府才是「監察」。
  另一新丁是選委界陳紹雄,從中電辭任高管職位擔任議員,引入一些企業管理思維到立法會,希望助政府「做成事」。他說喜見政府重視立法會意見,在低空經濟、氫能發展等方面,採納不少建議。
  一眾新人中,陳紹雄發表意見非常積極,並擔任「C15+」召集人。他強調這只屬議會聯盟,政策主張可「各自精彩」,「我的角色是服務協調為主,最重要是公平公正、了解每位組員喜好習性,贏取大家信任。」
  陳紹雄說自己從無刻意爭取曝光,但過往作為企業高管習慣,自我要求看文件非常仔細,包括了解政策歷史緣由,所以加入議會後即熟讀跟進範疇文件,「只要打好基本功、肯花時間研究,總有機會發展。」
  他指,政治人物既要有獨立判斷,同時明白甚麼時機和方式表達意見最適合,「假設真的有官員閉門向你反映難處,而說法合理,強行批評也沒有意思……我至今未試過,敲門表達意見而官員不理我,大家有商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