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嶺數據園區用地招標價錢非主考慮

更新時間:03:00 2025-10-11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10-11 HKT

  政府全力發展北部都會區,昨日以「雙信封制」方式進行公開招標,出售位於北區沙嶺的丈量約份第89約地段第953號用地,即沙嶺數據園區用地,地皮鄰近羅湖地段,地盤總面積約11.6萬平方米,最高可建樓面達25萬平方米,當中不少於7成樓面須作高端數據中心用途。該片土地現正改劃為「其他指定用途」註明「創新及科技」,作發展數據園區及相關產業用途,以配合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願景,將於今年12月31日截標。有創科界議員認為,該地是發展數據中心的理想用地,預期市場對該片用地反應積極。
  是次招標採用「雙信封」投標安排,在評審標書時,非價格建議和價格建議的比重分別為70%及30%,標書必須同時符合招標文件內非價格和價格的條款規定,而有關評審準則已詳細列於招標文件內。中標者須與政府簽訂服務契約,當中將列明中標者在投標時提交的承諾,以便政府監察其執行情況。
促進數字經濟智慧城市發展
  據標書顯示,投標者需提交公司投資規模、算力規模、經濟效益、技術員工人數、開發高端數據中心的經驗證明、創新提案及ESG等資料。
  當局指,推出沙嶺數據園區用地旨在提供先進算力設施,推動數據和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的發展,鞏固香港作為區內數字基礎設施樞紐的地位,促進數字經濟和智慧城市的發展。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發言人表示,希望透過這次招標吸引具實力的投資者,將沙嶺發展為先進的數據中心和相關產業的數據園區,協助推動香港創科發展。政府在制定招標文件時亦加入相關條款,確保用地以數據園區為主導用途;並採用「雙信封制」進行評審,就投標者的非價格建議和價格建議作綜合考慮,以期選出最能發揮用地潛力的方案。
  立法會議員吳傑莊表示,沙嶺原本是殯葬城,有基礎的交通等基建,相信潛在公司會關注該地區的電訊網絡等基建。他指,香港的數據中心目前十分不足,現有的數據中心也正超負荷運作,相信多一個中心能滿足不斷增加的需求,且能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他又指,今次「雙信封制」有7成考慮非價格因素,比例較傾斜,體現政府不是只看短期的賣地收益,而是看長期的產業、稅收、科研等,認為政府應考慮該數據中心是否能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幫助整個北都發展。他續稱,新型的數據中心可做到循環利用資源,認為它的環境影響亦需納入評分,避免造成生態破壞。
接近深圳利「數據跨境流通」
  立法會議員黃錦輝表示,建立數據中心,需要有降溫等設施,認為沙嶺是一個理想的用地,他預計內地的大型數據商或國企對該地的興趣較大,「因沙嶺接近深圳,方便工程師兩邊走,維修、配件等亦較方便」,有利於日後推動「數據跨境流通」。他指,政府在《施政報告》中大力推動北都發展,又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且提出要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等,預期市場反應良好。他提到近年有不少海內外的人工智能公司落戶香港,認為應該盡早發展數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