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香港眼望國際市場 阿里助陣利好創科發展
發佈時間:03:00 2025-10-18 HKT
阿里巴巴和螞蟻集團斥資72億元,向文華東方國際集團購入銅鑼灣港島壹號中心多層商業寫字樓,作為兩間企業的香港總部。這筆2021年以來香港最大宗的寫字樓成交,無疑為近年相對低迷的商廈市場注入一支強心針,但其意義遠遠不限於此——阿里畢竟是具備超強競爭力,兼且還有很大增長潛力的中國科技龍頭企業,它加大對香港的投入,對我們的金融、商務乃至創科發展必有提振作用。
去年在港完成主要上市
阿里系不是今天才來香港的,早在1999年便在這裏設立首個財務和法律部門,此後,淘寶、雲計算業務亦先後進駐,阿里甚至在2024年完成在香港主要上市程序,成為首間同時在紐約和香港擁有雙重主要上市地位的中國科企。至於螞蟻,在香港的知名度雖遜於阿里,但它在經濟民生領域有着相當的影響力,因為旗下「支付寶香港」擁有450萬活躍用戶。在上述基礎上,最新的「商廈大刁」,只會壯大,而不是削弱阿里系在香港的話語權。
在中國內地,阿里算得上是民營企業的代表,創辦人馬雲更是民營資本家中的標誌人物,其一言一行往往被解讀為某種「風向」,基本上沒有人像他那樣,享有如此特殊的地位。據報,馬雲早前回歸阿里,公司內部甚至出現「MAGA(讓阿里再次偉大)」的口號,似乎反映了相當清晰的決心。事實上,小至外賣,大至AI,都能看到阿里的動向。今年以來,阿里在香港的股價飆升9成,這主要是受惠於該集團在年初宣布,未來3年將在AI領域投入3800億元人民幣。阿里和螞蟻這次購入香港地標物業,並表明以此為基礎致力拓展國際業務,是一個合乎商業邏輯的進展。
技術視野助完善創科生態
香港絕對擔得起為內地龍頭企業拓展國際業務的責任,因為應該有的優點我們都有,例如資本市場夠穩健、專業人才庫夠大,創科氛圍也越來越濃厚。更重要的是,香港是「超級連繫人」和「超級增值人」,對內連接大灣區,對外連接全球市場,在這裏阿里系可以有效完善自己的全球業務布局,這種好處全世界沒有第二個城市可以提供。
本屆特區政府其中一項政策是「搶企業」,這是為了支援「國際創科中心」的建設。最近幾年,香港的創科實力越來越強,世界數碼競爭力的科技排名躍居世界第三,「深圳—香港—廣州」集群在今年的全球創新指數中排名第一,本地「三大創科園區」和「五大研發機構」的布局亦逐漸成形,所以香港接下來的創科發展確實比較樂觀。但我們還需要更多頂尖企業的「加持」,因為它們帶來的尖端技術和視野,可令香港的創科生態更為完善,而阿里和螞蟻顯然是夠資格的。
過往幾年,香港被許多西方媒體「睇死」,但我們靜悄悄地做出了成績。阿里主席蔡崇信說,對香港經濟和營商環境充滿信心,相信不是客套話,因為沒有企業會隨隨便便選一個地方設立總部的。我們希望,香港能夠切實支撐阿里系的全球戰略,讓更多內地知名企業看到香港的價值;我們更希望,像阿里、螞蟻這樣的大型科企加大對香港的投入,可以進一步帶動香港的創科氛圍,使其更加濃厚,這是推動香港經濟轉型、破解所謂「深層次矛盾」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