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雄威 - 奶瓶蛀牙 | 乳齒童時

  奶瓶蛀牙是不當使用奶瓶造成的。幼兒不懂用杯飲水喝奶,要用奶瓶,若含着奶嘴睡着了,而奶瓶盛着的是含糖飲料,例如奶和果汁,牙齒就會長時間浸在「糖水」內,牙菌膜的細菌就會將糖分解,產生酸素,令牙齒表面的礦物質流失,造成蛀牙。

  嬰孩吸啜奶瓶內的奶或果汁時,奶嘴會放在上顎及舌頭之間,當小朋友含着甜液體睡着,全口牙齒都會沾着糖分,只有下門牙因被舌頭底部及下唇封住,沾不到甜飲料,加上受從脷底分泌的口水保護,不至蛀蝕。所以奶瓶蛀牙很容易辨別得到,就是全口牙都被蛀壞,只有下門牙倖免。

  幼童一般6個月便開始出牙,兩歲半就出齊乳齒。若父母或照顧者以果汁或糖水透過奶瓶安撫他們入睡,這習慣令牙齒每天都被浸在糖分裏很多個小時,在這樣的情況下,牙齒會在兩三個月便開始蛀壞。

  早期兒童蛀牙,包括奶瓶蛀牙的後果深遠。除了帶來不適和疼痛,小朋友還會在進食、睡眠和說話方面遇到困難,亦造成心理影響,例如自尊心低下和社交退縮,影響心智發展。

  奶瓶蛀牙是「早期兒童蛀牙」的一種,這個年紀的幼童大多不能合作接受牙科治療,只能在監察或全身麻醉下修補,帶給家長甚至社會沉重的負累。其實只要照顧者意識到這個習慣的危害性及治療的難度,這個問題是可以預防的。

潘雄威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