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亞洲心臟中心領先治療技術 「亞洲第一例」冠狀動脈支架 守護市民心臟健康

更新時間:08:00 2025-05-06 HKT
發佈時間:08:00 2025-05-06 HKT

在本港最常見的致命疾病中,心臟病高踞第三位,當中以冠心病死亡率最高,佔六成。香港亞洲心臟中心總經理陳文偉提醒,吸煙及患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症狀的人士,其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明顯較高,且病情發展往往較為嚴重。他指出:「預防勝於治療,切勿待出現症狀才關注心臟健康。例如,糖尿病患者可能因週邊神經病變而未能及時察覺症狀,故建議市民進行定期心臟檢查,以便及早診斷和預防心臟問題。」

突破傳統通波仔 亞洲最新技術

常見的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俗稱通波仔)是治療冠心病的重要技術之一,屬於微創手術。通波仔技術與時並進,最新的方法能減低動脈再次收窄的機會,陳文偉解釋道:「以往做手術時會用一條帶有細小球囊的專用導管,到達收窄位置時球囊擴張並壓扁動脈壁上的斑塊,打開動脈以增加心臟血流。不過,動脈在手術後或會再次收窄,此情況稱為彈性回縮。」現今的通波仔手術透過放置冠狀動脈支架,大大改善血管回縮的風險。
香港的冠狀動脈支架技術近年迎來重大突破,香港亞洲心臟中心成功引入兩項劃時代的支架技術,讓醫生可根據病人的血管狀態、病變面積及長度,為病人選擇更合適的支架。陳文偉提到:「本中心於2020年2月成功為病人植入DynamX生物適應支架,成為亞洲首例。」他補充道,新一代支架至今已累積超過一百個成功案例,其可溶解物質塗層包圍整個裝置,讓其關節位置在約半年後逐漸分解後,而保留的金屬部分以螺旋形態帶彈性而又能支撐著血管,讓血管可隨脈搏跳動而擴張和收縮,恢復自然脈動功能。「此外,中心亦成為亞洲首間引入Biotronik自主研發的FREESOLVE鎂合金可吸收冠脈支架的醫療機構,普遍會是較年輕的病人使用,支架能在術後一年內可於體內完全降解,讓血管恢復自然功能,可見心臟支架技術的持續改良。」陳文偉說道。
陳文偉解釋:「通波仔過程中,病人只需局部麻醉,全程會在清醒狀態下進行。」他續指,醫生會經由手腕或大腿的血管,將導管送到心臟的問題位置。「在注射顯影劑時,病人普遍會感到全身發熱,這時醫生會要求病人咳嗽或短暫屏息,以協助拍攝更清晰的血管影像。」整個過程中,醫護人員會密切監察病人的血壓、心率及血氧量,病人不需感到緊張。

精密儀器 全方位診治 

為確保治療效果,中心亦引入多項先進診斷及治療設備。「除了最新支架,中心配備SOMATOM Force雙源電腦斷層掃描儀(CT),具備快速掃描、低輻射及高準確度的優點。心臟電腦掃描計劃優惠價錢為$4,800港元,費用已包括心臟電腦掃描及醫生診斷報告。
另外,針對血管鈣化問題,中心引入多項先進治療技術,包括冠狀動脈衝擊波技術(IVL)、透過360度心臟動脈粥樣硬化切除器(Diamondback 360)進行冠狀動脈斑塊旋磨術(RA)及激光冠狀動脈切除術(ELCA)等,能有效處理複雜的血管病變。設備的引入,大大提升了治療的精準度和成功率。
為了讓更多病人受惠於及時的治療,香港亞洲心臟中心推出全面性的優惠計劃。陳文偉表示:「因應本港公營醫療系統的重擔及病人對通波仔需求的迫切性,本中心推出$88,000的手術優惠計劃。涵蓋冠狀動脈支架一個、兩天住院膳食、心臟血管超聲波檢查、專科醫生手術及巡房費、手術室設備費用,以及術後覆診。」中心更貼心提供專車接送服務,讓病人及家屬在往返醫院時倍感安心,通波仔優惠計劃已有逾千人受惠,減輕照顧壓力,市民無需公立醫院轉介便可參加。
另外,在處理長期完全阻塞血管的手術上,中心的成功率高達九成,醫護亦特別關注病人的術後護理,例如會為服用術後雙重抗血小板藥物的病人提供隨身卡,方便他們定時吃藥及隨時向其他醫護人員出示用藥紀錄,確保治療穩妥,同時令患者感到安心。
展望未來,香港亞洲心臟中心將繼續秉持「以心服務市民」的精神,引入更多創新醫療技術,為病人提供優質全面的治療服務。

香港亞洲心臟中心 
營業時間:24小時 
地址:舊山頂道1號嘉諾撒醫院地下 
查詢:9722 0151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