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師會李興貴中學 STEAM「專題導向學習」 提升多元智慧及學習趣味

更新時間:07:00 2025-09-18 HKT
發佈時間:07:00 2025-09-18 HKT

引入真實問題的解決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香港教師會李興貴中學在STEAM課堂中融入科學研究,以「專題導向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鼓勵學生進行自主研究。學校善用數字學習平台分享研究數據和模擬工具,並建立學生研究小組,通過生物、化學、物理和設計等跨學科合作完成研究項目,大大提升學生的協作能力、研究深度及學習趣味。

香港教師會李興貴中學陳思慈校長(右一)與STEAM教育團隊巧以「專題導向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香港教師會李興貴中學陳思慈校長(右一)與STEAM教育團隊巧以「專題導向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STEAM教育主任黃廷峰老師(左二)帶領LHK創科團隊代表香港出戰2025年粵港澳學生信息科技創新大賽。
STEAM教育主任黃廷峰老師(左二)帶領LHK創科團隊代表香港出戰2025年粵港澳學生信息科技創新大賽。


科學研究轉化專題活動 增進跨學科整合 數據分析能力

STEAM教育主任黃廷峰老師指,學校將實際的科學研究轉化為專題活動,增強STEAM教育與生活的連結:「例如在PinePure科研項目中,讓學生參與菠蘿纖維移除水中重金屬離子的實驗,通過設計實驗、收集數據和進行分析,學習化學、環境科學和工程學的實際應用。」

STEAM教師團隊幫助學生從生活中發掘探究項目,指導學生設計研究,例如:如何優化現今的濾水器。黃主任強調,連結科學實驗與數據分析,亦是學習重點之一:「我們會教導學生如何設計實驗(如提取菠蘿纖維並研究其吸附能力)以及分析數據,同時在課堂中加入創意思維與設計挑戰,例如設計低成本、高效能的水過濾裝置,鼓勵學生利用開源材料創作,提升學生的參與感和創造力。」學校經常鼓勵學生參與STEAM比賽或展覽,增加實踐機會和成就感;亦會邀請大學或企業專家,為學生提供技術指導及安排實驗室進行探究,讓他們了解科學技術的實際應用。

PinePure科研項目探究菠蘿纖維移除水中重金屬離子,培養解決問題能力、創造力、明辨性思考能力等多元智慧。
PinePure科研項目探究菠蘿纖維移除水中重金屬離子,培養解決問題能力、創造力、明辨性思考能力等多元智慧。

 

培養明辨性思維 解難能力及容錯與改進能力

黃主任指STEAM不單可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創造力,也可培養其明辨性思考能力。「STEAM教育鼓勵學生以好奇心和懷疑精神觀察現象,培養質疑能力。例如在研究菠蘿纖維移除重金屬的過程中,學生學會提出關鍵問題,如為什麼某些處理過的纖維吸附效果更好?是否有更高效的方法處理纖維?此外,學生還需對實驗數據進行客觀分析,從中提取有價值的資訊,而非盲目接受結果,讓學生學會辨別訊息真偽,並在探索過程中判斷科學文獻或網絡資源的可靠性。」

在解決問題能力方面,STEAM能啟發學生提出創新性解決方案。「例如結合菠蘿纖維的濾芯與智能感測器,創造能即時監測水質並過濾污染物的裝置;亦可培養學生的容錯與改進能力,如在實驗中,學生可能會遇到失敗(如纖維處理失效),但這些挫折讓他們學會調整方案,持續優化項目。」

LHK創科團隊以「智能熊貓」在五十多隊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於青年學院(國際課程)全港中學生創科設計大賽2025中奪得全港亞軍。
LHK創科團隊以「智能熊貓」在五十多隊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於青年學院(國際課程)全港中學生創科設計大賽2025中奪得全港亞軍。


體驗大學科研 實地採集樣本 激發生態關注意識

早前,黃主任帶領一班中五學生前往香港都會大學參加水質檢測及微藻觀察工作坊。學生先了解在大學內使用的高科技水質檢測設備(光度計和測試重金屬離子的儀器),下午實地考察,採集水質樣本並在大學導師帶領下進行數據整理、分析和可視化研究。

香港都會大學科技學院應用科學系主任副教授徐景亮博士指,參與的學生要到兩個主要的採樣點進行水質研究,一個是在啟德河,另一個則是在觀塘避風塘附近的啟德郵輪碼頭,甚具挑戰性。「這兩個地點的水質差異,讓學生深入探究河水與海水之間的不同之處,並在研究過程中學會如何假設、分析和提出科學問題,然後通過實驗和數據分析尋找答案。我們的賽馬會STEAM教育綜合實驗室有先進、精準的儀器和工具,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例如可使用集pH、鹽度、濁度、水溫、溶解氧及電導率等多個探頭於一身的多功能水質測量儀,從而更精確及全面地測量水質,而不是僅僅依賴pH試紙等傳統方法,有助學生體驗到科研的真實性,激發學習熱情,有助培育未來STEAM人才。」

參加活動的代偉澤同學認為,工作坊令他大開眼界:「我們學會了如何正確使用顯微鏡,並成功觀察到微小生物(微藻)。水質樣本實地採集環節成最大挑戰,我們遇到不少困難,但在隊員協作下最終順利完成任務,成功了解河水與海水的化學成份差異及生物多樣性,切身體會到科學研究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同時,我們意識到水質的好壞直接反映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讓我們體會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未來,我希望有機會參與更多與水質保護和生態保育相關的項目,透過實踐STEAM造福社會及環境。」

香港都會大學科技學院應用科學系主任副教授徐景亮博士指,賽馬會STEAM教育綜合實驗室有先進的儀器和工具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有助培育未來STEAM人才。
香港都會大學科技學院應用科學系主任副教授徐景亮博士指,賽馬會STEAM教育綜合實驗室有先進的儀器和工具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有助培育未來STEAM人才。

 

代偉澤同學指工作坊令他大開眼界,希望能參與更多與水質保護和生態保育相關的項目。
代偉澤同學指工作坊令他大開眼界,希望能參與更多與水質保護和生態保育相關的項目。

 

 (資料由學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