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梁芷珮的另類育兒記!囡囡非洲之旅悟出珍惜 非洲王子Kunbi探訪家鄉貧民窟 反思兒童需要

更新時間:07:00 2025-10-07 HKT
發佈時間:07:00 2025-10-07 HKT

香港人熱愛旅行,越來越多追求深度體驗,深入當地社區以感受文化脈搏。這種旅行不只是文化交流,也是幫助改善兒童生活的連結。救助兒童會的「環球童助計劃」深入世界不同地區,剖析影響兒童成長的社會問題,制定長期解決方案。旅遊節目主持梁芷珮(Christy)在與子女的旅行中見證了困境中孩子的真摯笑容,增強她對孩子教育的信念。而「非洲王子」Kunbi則透過自身經歷,強調愛與社區連結的重要性,呼籲各界關注全球兒童的困境。
 

童真笑容成為Christy非洲之旅意外收獲

回憶起四年前的非洲之行時,Christy仍然感觸:「原本只是想一家人去肯亞看動物大遷徙,卻意外走進另一個世界。」在這次大草原之旅中,除了觀賞野生動物,Christy和家人還接觸到了當地的原住民和少數族裔社群。「那些村落的人口可能只有十至二十人,村莊的房屋大多是用牛糞和泥土建成的。當時只有婦女和小孩在村內,因為男人全都外出從事勞力工作。」Christy特別提到小朋友們的笑容,至今仍深深印在她腦海中,「儘管生活條件艱苦,他們卻能夠很容易找到快樂,踢著紙足球便已經覺得很開心。」

貧窮是許多兒童面對的困難,例如在贊比亞,許多女孩因家庭經濟困境而被迫早婚,目前當地有約1,200萬名未成年女孩結婚,超過一半的女孩在19歲之前就成為母親。童婚和早孕的現象,讓她們失去了童年和未來的選擇權。

作為一位母親,Christy對這些情況感到深切的共鳴。「我們在非洲村落看到年幼的女孩,她們因為無法外出工作而不得不承擔家庭責任,靠著編織珠子和販賣手鏈來幫補家計。在某程度上,使她們失去了童年和探索世界的機會。」

談到如何幫助孩子掌握改變未來的力量,Christy毫不猶豫地說:「教育和知識是最重要的。如果小朋友只懂得牧牛和照顧其他小孩,他們的生活將永遠無法改變。教育能讓他們學習耕種、養殖等謀生技能,甚至可以成為導遊,改善整個村落的未來。」

Christy強調,教育是改變兒童未來的契機。救助兒童會在贊比亞工作逾40年,積極打擊童婚問題,幫助女童重返校園,又致力提升識字率,單在2024年已經惠及近10萬*名當地兒童。

一趟旅程令Christy對兒童的教育與成長有了更深的領悟
一趟旅程令Christy對兒童的教育與成長有了更深的領悟
Christy一家與當地小朋友踢紙足球
Christy一家與當地小朋友踢紙足球

 

非洲王子Kunbi分享童年記憶  惦記困境中的兒童

居港十多年的非洲王子Kunbi分享了他的童年回憶,強調社區生活對他的影響。「我最難忘的童年回憶,是在尼日利亞的社區生活。」他帶著微笑談到,與約十五個鄰居共同生活的大家庭式社區,每晚一起煮飯、吃飯,小朋友們則在旁邊快樂玩耍。來港多年,Kunbi逐漸將尼日利亞和香港的文化融合,朋友甚至開玩笑稱他「不是一個真非洲人」。作為創作者,他經常拍攝影片介紹尼日利亞的音樂、食物和語言,努力充當兩種文化之間的橋樑。

當談到香港和尼日利亞的兒童,許多人可能會注意到他們的生活和文化差異,但Kunbi卻看到相似之處,他相信:「小朋友的童年最重要的是『愛』。」

儘管自己在關愛中成長,Kunbi也見證了尼日利亞的另一面。「有些小朋友沒有父母,住在街上,更無法上學,依賴向他人乞討維生。」他和女友Zoe回到尼日利亞探親時,曾訪問一個水上貧民窟,對那裡的生活條件感到震驚:「那裏沒有電,也沒有正式的廁所。」Kunbi慨嘆:「很多小朋友甚至不知道區外的環境有多麼不同。」

Kunbi回尼日利亞探親時曾到訪水上貧民窟
Kunbi回尼日利亞探親時曾到訪水上貧民窟

在埃塞俄比亞,兒童面臨著旱災和衝突的雙重危機,導致超過439萬人流離失所,426萬名小學生失學,營養不良問題也愈加嚴重。救助兒童會正透過提供高熱量的花生醬來治療營養不良的幼兒,並支援家庭學習如何種植快速成熟的農作物及養蜂,以幫助社區建立經濟韌性。同時,組織還為兒童提供書本、校服和學校膳食,協助他們重返校園。在2024年,救助兒童會已經幫助了近18萬*名當地兒童。

幫助孩子走過艱難的時期,不僅是提供資源,更是傳遞「你並不孤單」的信念。臨別時,Kunbi給所有面臨挑戰的孩子送上鼓勵說話:「不要放棄。」他解釋,有時候生活會讓人覺得不公平,「但只要保持開心,努力成為一個好人,相信自己值得被愛,就能擁有快樂。」
 

以愛拉近世界「環球童助計劃」守護兒童未來

旅程或許會結束,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可以透過持續的支持延續。香港救助兒童會的「環球童助計劃」致力於改善中國內地、埃塞俄比亞、尼泊爾、越南和贊比亞等國家的兒童生活。該計劃深入了解當地兒童的特殊需求,包括留守兒童、少數族裔教育、營養不良和童婚等問題,提供在生存、貧困、災難應變和保護等方面的長期支援。於2024年,香港救助兒童會已幫助超過280萬*名兒童,為他們及其社區帶來可持續的變化。

在這次特別的旅程中,Christy和她6歲的女兒獲得了深刻的啟發。回到香港後,女兒變得更加懂得珍惜,不再抱怨上學,因為她明白有些孩子無法讀書。Christy認為,讓孩子了解世界另一面,有助培養尊重與同理心,並激發他們內心的關愛與付出。Christy讚揚這個計劃非常有意義:「它針對性地幫助到真正有需要的小朋友,而且範圍廣泛,不局限於某一地區。捐款者可以清楚知道自己的捐助去了哪裏,這讓人很有信心。」她相信,透過定期收到的個案故事和報告,捐助者能真切地見證自己如何改變一個孩子、一個家庭,甚至整個社區,而這種感動正是持久支持的力量源泉。

Christy認為與孩子一起行善,有助培養他們的同理心
Christy認為與孩子一起行善,有助培養他們的同理心

面對飢餓、失學和流離失所等複雜挑戰,許多兒童亟需長期且專注的支持,才能實現積極而持久的改變。Kunbi也坦言:「捐助是最簡單且有效的方法,這能幫助那些渴望上學但無法入學,甚至面臨無家可歸的孩子,獲得食物、住所和教育的機會。」他指出,「環球童助計劃」能深入了解當地情況,並制定長遠的支援計劃,為這些孩子帶來希望和改變。

Kunbi呼籲大眾關注世界各地兒童,伸出援手
Kunbi呼籲大眾關注世界各地兒童,伸出援手

 

一起攜手加入「環球童助計劃」,成為改變的一份子,為全球兒童點亮希望,帶來愛與未來。

註: *數字來自助養兒童計劃,該計劃已轉型為環球童助計劃,以支援更多兒童及社區的整體需求。救助兒童會不會放棄任何助養兒童或社區,並將繼續服務參與項目的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