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经济转型比数字更重要|恒声集
在备受瞩目的二十大落幕后,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经济数据。根据官方数字,内地第三季GDP按年增长3.9%,高于绝大部份机构略高于3%的增长预测。
综观今年内地经济,第一季保持平稳增长4.8%,第二季则因多地疫情封控措施仅增长0.4%,首三季GDP按年增长3%,预计第四季经济将会回到平稳增长轨道,全年GDP虽然难以追赶李克强总理在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5.5%增长目标,但在俄乌战事、新冠疫情、能源危机、通胀高企、美元强势、加息周期等多种重要因素冲击下,全球经济都在遭遇逆流,中国内地作为第二大经济体,若能实现全年3%至4%的增长,已属难能可贵。
虽然二十大会议上国家安全被提及的频率,让市场反响较为激烈,投资者情绪甚至由观望转趋保守。然而,无论是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大的讲话中强调了「发展是第一要务」,或是领导班子的最终确定,都对未来经济重回社会重心有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随著中国的经济增长已转向平衡及可持续增长,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的趋势更为突出。
就以外贸方面为例,根据海关总署周一公布的9月进出口数据,以美元计价的出口总值按年增5.7%,高于市场预期的4%;进口则基本与上月持平,致使9月贸易顺差达5735.7亿元人民币,按年增29.9%。
拓新兴市场稳定需求
部份分析师将此归功于中国电动汽车的旺盛需求,因9月份电动汽车出口激增231%,以美元计算的出口额年增129%,并指出若细究其中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就可以发现对美国出口按年下降11.6%、对德国下降5.6%、对法国下降7.6%、对英国下降11.8%,若欧美需求进一步收缩,中国以出口支撑的经济韧性或难以持久。
笔者认为,这其中有欧罗及英镑相对人民币兑美元汇价跌幅更多因素,亦由于欧美各国高通胀下需求放缓。然而中国对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出口额却欣欣向荣,今年迄今已增长超过30%。当然短期新兴市场贸易增幅或无法即时填补缺额,贸易顺差的境况未必能够持续。但长远而言,这不但推动了更健康、可持续的外贸发展方向——新兴市场开拓,更为中央政府扩大内需、稳定需求端提供动力。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综观今年内地经济,第一季保持平稳增长4.8%,第二季则因多地疫情封控措施仅增长0.4%,首三季GDP按年增长3%,预计第四季经济将会回到平稳增长轨道,全年GDP虽然难以追赶李克强总理在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5.5%增长目标,但在俄乌战事、新冠疫情、能源危机、通胀高企、美元强势、加息周期等多种重要因素冲击下,全球经济都在遭遇逆流,中国内地作为第二大经济体,若能实现全年3%至4%的增长,已属难能可贵。
虽然二十大会议上国家安全被提及的频率,让市场反响较为激烈,投资者情绪甚至由观望转趋保守。然而,无论是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大的讲话中强调了「发展是第一要务」,或是领导班子的最终确定,都对未来经济重回社会重心有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随著中国的经济增长已转向平衡及可持续增长,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的趋势更为突出。
就以外贸方面为例,根据海关总署周一公布的9月进出口数据,以美元计价的出口总值按年增5.7%,高于市场预期的4%;进口则基本与上月持平,致使9月贸易顺差达5735.7亿元人民币,按年增29.9%。
拓新兴市场稳定需求
部份分析师将此归功于中国电动汽车的旺盛需求,因9月份电动汽车出口激增231%,以美元计算的出口额年增129%,并指出若细究其中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就可以发现对美国出口按年下降11.6%、对德国下降5.6%、对法国下降7.6%、对英国下降11.8%,若欧美需求进一步收缩,中国以出口支撑的经济韧性或难以持久。
笔者认为,这其中有欧罗及英镑相对人民币兑美元汇价跌幅更多因素,亦由于欧美各国高通胀下需求放缓。然而中国对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出口额却欣欣向荣,今年迄今已增长超过30%。当然短期新兴市场贸易增幅或无法即时填补缺额,贸易顺差的境况未必能够持续。但长远而言,这不但推动了更健康、可持续的外贸发展方向——新兴市场开拓,更为中央政府扩大内需、稳定需求端提供动力。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