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间医学院︱科大成功筹办新医学院 自资20亿清水湾建新大楼 目标2028年迎新生

更新时间:13:47 2025-11-18 HKT
发布时间:11:57 2025-11-18 HKT

本港正筹备设立第三间医学院,医务衞生局、教育局今日(11月18日)下午1时在政府总部见传媒,公布最新进度。科技大学获得筹备新医学院工作组推荐,申办第三间医学院。

第三间医学院︱科大将自资建新综合大楼 政府会预留资源支持

政府下午正式公布,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参考工作组建议后,通过批准第三间医学院,交由科技大学筹办。政府指,考虑的因素包括创新策略定位、教学人员、教育学习质素、临床经验等,相信科大的全球视野,足以与现有的两所医学院形成良性互补。

当局指,科大会透过自身资源,包括捐款及工作基金,为新医学院提供部分资金,包括自资20亿元,在清水湾兴建医学院综合大楼;政府亦会预留资源支持新医学院发展支持新医学院发展,并以教资会拨款资助新学额,作为医学院的营运资金。目标2028年迎来首批50个医科学生,预料2032年毕业。

政府亦衷心感谢另外两间提交建议书的大学,即浸大及理大,形容他们在建议书内的建议都很有远见,政府会协助两间大学跟进其提供的方针,一同发展其优势。

局方期望第三间医学院可与本港现时两间医学院产生协同创新,以致叠加效应,长远提升本港医疗科研教育水平,达致香港发展成国际医疗创新枢纽的目标。

蔡若莲:政府密切留意本地生及非本地生比例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表示,现时以超额收生形式招收的非本地学生上限为50%。指医学生是特殊人力规划的学科之一,政府会密切留意招生情况,以及本地生及非本地生的比例。

对于非本地生收生要求、来港时或会遇到语言障碍等问题,蔡若莲相信大学会考虑安排相关语言课程安排。至于非本地生留港,本港现时有IANG计划,可令非本地生毕业后可有24个月留港签证安排,亦适用在新学科。

医衞局亦提到,医生很多时候面对病人,强调「沟通能力是必要」。而香港作为国际化城市,是希望医疗人员能懂得「两文三语」,因此第三间医学院会在这方面作出适应,入学时或设一定要求,课程设置亦会考虑语言沟通能力。

医衞局表示,当局科大的方案策略定位非常清晰,融合科研与医疗于一体,全球视野相当广阔,对招聘教授以至招生有一定优势,财政实力亦较雄厚。

评核考虑10个准则 非以票数或「打分制」决定

局方又指,科大提出的财政安排能够配合政府要求,以配对形式资助筹建新医学院,包括在牛潭尾用地未完成相关兴建前,会于过渡期内自资20亿元在清水湾校舍兴建新医学院综合大楼。根据科大提出的财务方案,未来25年,大学与政府斥资比率约为1比1,能配合政府提出的财务配对政策。

局方补充提到,相关工作组作出评核时,考虑了10个准则,并非以票数或「打分制」决定。三间大学提出的方案均非常精细,有不少创新地方,各有优胜,「我亦都曾经出现脑交战」,最终大多数支持由科大筹办,强调讨论过程绝对是专业及全面。

新医学院选址北都 科大、浸大、理大早前分别提交建议书

特区政府早前打算成立第三间医学院,有意申办的浸会大学、科技大学及理工大学分别向政府提交建议书。筹备新医学院工作组已在今年7月进行总结会议,并定出10个准则,包括课程、招聘人手及收生等,审视三所大学在建议书上的财政部份、资助及可持续性,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将会提供协助。预料如期在今年内,将最终建议提交予特首作决定。

根据政府去年11月向立法会提交的牛潭尾发展规划,第三间教学医院拟建于距离牛潭尾站约15分钟步行距离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