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女反复胃痛吃药也没用 狂照胃镜极焦虑 揭患身心症 一文解构常见症状/治疗方法/高危因素

更新时间:19:35 2025-05-22 HKT
发布时间:19:35 2025-05-22 HKT

香港社会节奏急速,都市人每日面对沉重压力,出现精神健康问题日益普遍。长期精神心理压力可能引发「身心症」——一种心理与身体互相影响的负面循环疾病。

港女反复胃痛 狂照胃镜极焦虑揭患身心症

A女士(化名)是一位小学教师,她因为反复胃痛而在肠胃科门诊跟进。胃镜显示她有轻微的胃炎,然而她在覆诊时显得十分焦虑,使用不同的胃药也未有好转。因为她感到持续不适,所以反复要求肠胃科医生为她重做胃镜。然而,肠胃科医生认为她所患的轻微胃炎已经得到适当的诊治,她的身体不适和情绪反应并非身体状况所能解释,因此转介她看精神科医生。

经过精神评估发现,A女士在胃部不适前半年已有一年多的失眠和焦虑抑郁的情况,源于面对长期的压力,包括来自工作和照顾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孩子。她为免加重丈夫的压力,因此避免向家人表达她的困扰。经过处方情绪药,并且结合心理辅导,A女士慢慢地愿意将她的压力和家人表达分担和商讨解决她困扰的方法,胃部不适也得到改善。

在临床诊断上,一般胃部不适患者需要由相关专科医生,例如家庭医学医生或肠胃科医生评估,以分辨病情的紧急或严重性。医生会根据病历和临床的身体检查,可能建议一些适当的进一步身体检查,常见的检查例如胃镜。然而,如果患者对于身体不适极度焦虑,但医生透过临床病历和检查,诊断与身体器质性病患并不符合的话,便要留意是否患上身心症。

甚么是身心症?解构常见4大类型特征

身心症是一种由心理压力直接导致生理功能障碍的疾病。这类患者会出现真实的身体不适症状,如持续性头痛、肠胃功能紊乱或心悸等,但经过详细医学检查却找不到足以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病变。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在临床诊断上,身心症具有以下关键特征:首先,患者对身体症状持续地过度关注,并且担忧程度超出了其实际严重性。例如,患者会频繁地寻求医疗服务,进行多次重复的检查,但仍对健康状况感到不安,以至影响当事人的正常生活。如果这种困扰持续6个月以上,便有可能患上身心症。

较常见的身心症有以下几个类型:

1. 躯体症状障碍症(Somatic symptoms disorder):

患者往往出现一项或以上的身体症状,又或者患有一些相关的身体疾病。然而,患者的思想、感受和行为反应远超于身体症状的严重性,从而出现极度焦虑情绪,消耗大量心力去应付。常见的身体症状包括痛症和浑身疲倦等。有部分躯体症状障碍患者也会出现抑郁症的症状。

2. 疾病焦虑障碍症 (Illness anxiety disorder):

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身体症状,或只有轻微的身体症状,但是却经常担忧自己有著严重疾病。因此,患者可能会寻求不同医生的意见或者做重复的身体检查。然而,一些不必要的身体检查有可能替患者造成更多的焦虑或一些不必要的并发症。

3. 转化症(Conversion disorder):

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肌肉活动功能或五官感觉障碍的情况。然而,身体的症状并不能透过任何身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来解释。常见的身体症状包括肌肉乏力麻痹、吞咽困难(如喉球症)、不自主的肌肉震动、步态不稳、失声、失语或非脑痫发作。

4. 心理因素影响生理状况(Psych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medical conditions):

常见的例子包括长期压力影响高血压控制,以及功能障碍,例如偏头痛、肠易激综合症和纤维肌痛。

总括而言,患者确实经历一些身体不适的症状,医生会透过询问病历和适当的排除性诊断,确认症状是否由生理疾病引起。若果患者的检查结果与症状严重度不符,诊断上便要注意心理因素诱发的关联性,症状往往在压力事件后出现或恶化。

身心症常影响哪些器官?慢性疲劳/莫名痛症也中招?

常见和身心症有关的身体器官:

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胃肠道、自律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及肌肉骨骼系统。例如,在心血管系统,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或胸闷;在胃肠道,则可能有腹痛、腹胀或肠易激综合症的症状;自律神经系统失调则会导致头晕、疲劳或多汗等问题。此外,呼吸系统可能有气促或过度换气的表现;皮肤方面则可能出现湿疹或皮疹;而肌肉骨骼系统的症状通常包括肌肉紧绷或慢性疼痛。

常见的不适:

身心症的患者通常诉说多种不适,包括慢性疲劳、睡眠问题、胃口减退、肌肉僵硬、头痛或偏头痛,甚至是不明原因的疼痛。这些症状虽然明显影响生活质素,但通常在常规医学检查中找不到明确的器质性问题,这进一步加深了患者的焦虑与困扰。

港人最常出现哪些身心症?

临床经验上,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香港普遍的身心症之一,患者通常因压力或焦虑而出现腹痛、腹胀或排便异常。此外,偏头痛、乏力疲倦和非心脏性胸口不适等也是香港常见的身心症征状。

身心症有哪些成因/高危因素?

身心症的成因分为个人和环境因素。首先,个人心理性格方面,容易敏感焦虑的性格特点会较容易患上身心症。另外,压力或情绪困扰会对大脑功能产生影响,特别是影响控制压力反应的边缘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这些心理压力会导致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比如皮质醇水平的升高,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运作。

其次,社会因素也在身心症的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急速的生活节奏、高压的工作环境、不稳定的人际关系或经济压力会加剧心理负担,并间接影响身体健康。

身心症会有甚么并发症/延伸问题?

如果患者重复作出不必要及入侵性的身体检查,那么便有可能承受一些不必要检查所带来的副作用和并发症。另外,如果患者有焦虑或抑郁等精神情绪症状而并没有适当处理的话,那么患者的情绪病征便有可能变得严重。

如何治疗身心症?先解决身体症状vs心理问题?

身心症的治疗需要采取多角度的全人治疗,同时处理身体症状与心理压力。处理身体症状方面,一些舒缓身体性药物如止痛药或胃药可以减少身体的不适;精神评估方面,则著重于分析患者的心理压力或诱发因素,并且透过精神科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以纾缓情绪病情。

急性期优先稳定身体症状:

  • 透过药物缓解最困扰的生理不适(如短期使用低剂量抗焦虑药改善失眠,或药物控制胃酸)
  • 若果有焦虑抑郁等情绪征状,或需要处方情绪药物
  • 此阶段目标是打破「不适→焦虑→更不适」的恶性循环,为后续心理治疗奠定基础

同步启动心理介入:

  • 认知行为治疗(CBT):帮助患者认清一些负面或加剧焦虑的错误认知,理解「压力-身体反应」的连结;纠正一些错误适应压力的方法和思考模式,并且运用正向思维和正确适应压力的处理方法
  • 压力管理技巧训练(如腹式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

长期调整生活方式:

  • 规律运动(如太极、瑜伽)可调节自律神经,也可帮助身体释放多巴胺从而改善情绪
  • 睡眠卫生改善能降低疼痛敏感度
  • 营养调整:均衡饮食,避免过度使用含咖啡因或刺激性食物

哪些职业的人更容易受身心症所困?

医学上并未有具体研究指出某些职业和身心症有直接关系。长期工作压力固然和身心症有关,但是压力的适应也和个人的性格和成长背景很有关系。一些突如其来的重大压力往往亦是诱发身心症的常见因素。总括来说,任何职业也有机会面对一些压力和变故,平常能够多留意压力适应的正确方法和照顾自己的身心健康状态尤其重要。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指出:「没有心理健康,就没有真正的健康。」要得到真正的健康,除了身体健康以外,精神心理健康也同样重要。

撰文:香港专科精神科专科医生潘锦珊

延伸阅读:吃香蕉三文鱼抗焦虑?营养师推介10种食物 护脑改善情绪

---

相关文章:

压力性胃痛丨一紧张就胃痛?严重恐作呕?医生解构成因/症状/改善方法

咳两声以为患肺癌 不舒服就怀疑患重病 可能是患疑病症?精神科医生解构症状:代表高度焦虑

10个人有1个患肠易激综合症!常腹痛是征兆?医生拆解成因 3分钟自测症状

愤怒激出心脏病!研究揭生气逾X分钟 血管弱50%恐永久受损!附降血压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