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等教育及升学博览会2025|分会场设多场中小学专题讲座 助学生规划多元升学路

更新时间:20:16 2025-11-23 HKT
发布时间:20:16 2025-11-23 HKT

由星岛新闻集团举办的「香港高等教育及升学博览会2025」,今日(23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5号馆举行,设有主会场及分会场,其中分会场共举办21场专题讲座,以「国际化教育择校规划」为主题,由多间本港及内地中小学的校长或副校长主讲,为家长与学生提供实用升学资讯。

中小学的校长或副校长主讲 提供实用升学资讯

分会场的专题讲座分为上、下午举行,早上先举行9场专题讲座。其中,深圳市华朗学校副校长罗宜表示,「我们学校的特色是学生可以在13门学科(如数学、物理、艺术设计等)中,因应个人能力选读3至5门学科,以发展自己的专长。」而近年,该校不少毕业生升读排行QS亚洲大学排名2026头十位的10大学,例如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

香港本地学校方面,中西区传统名校高主教书院的副校长叶美宝以「从『学习』到生活:孩子的全方位适应策略」为主题,她表示,「家长及学校需要在觉察、适应、陪伴三方面,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在香港的学习生活。」该校会为非本地生提供定期进行一对一的谈话,了解他们学习的需求和挑战,并安排个性化的学习支援。学校亦鼓励非本地生参加课外活动及比赛,从中认识朋友和获得个人成就感。

另外,东区传统名校港岛民生书院助理校长徐溯以「在香港入读资助学校的好处」为题主讲,他认为,在香港选读资助学校是「性价比高」的选择,他表示,「香港资助学校的优势,包括教育公平性、低廉学费及平等入学机会。不论家庭背景,经济条件,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入读的机会。」

另一边厢,香港德萃学校于去年9月在深圳开办港人子弟中学,香港德萃学校(深圳校区)发展总监伍肇衡以「深港两地一校新模式,承传港式精英教育,开启学生国际未来」为题主讲。他表示,「该校的学生只要英语能力达到标准,便可以随时转到德萃中学部香港分校就读,无缝接轨」,深圳学生更享有优先赴港名额,两地学校共享多元课程,实现深港教育联动。 

而沙田区直资学校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的高级总监(招生及策略规划)庄晓莉分享,该校一至十二年级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至四年级,培养学生多阅读、喜欢上学,愉快学习;第二阶段是五至八年级,让学生接触外语(日语、法语、德语等)课程,建构语言学习根基,为未来打好基础。第三阶段是九至十二年级,进入「生涯规划」阶段,学校会引导学生发掘学生兴趣与潜能,从而树立人生目标,并思考未来的路径。

近年,不少办学团队重视学生正向心理教育,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也不例外。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学务总监朱启荣表示,他们重视学生的品格培育与正向心理教育,坚守信仰与核心价值,还推动灵性教育与宗教活动,并鼓励学生及早认识自我与人生目标,实践「并肩培育丰盛生命,携手见证基督大爱」的使命。另外亦分享了其办学特色,如:重视学生品格培育与正向心理教育、「优质双语教育」发展模式、「数位教育 STEM & AI」发展模式等。

介绍学校特色 分享学术成果

「香港高等教育及升学博览会2025」于今日(23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5号馆举行。
「香港高等教育及升学博览会2025」于今日(23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5号馆举行。

分会场下午设有12个讲座,包括由香港津贴中学议会主席、九龙真光中学校长李伊莹分享资助学校的特色。她指出,「香港的资助学校拥有多方面优势,例如免费教育、优质师资、资源充足、课程多元化等。」她更提醒,非本地生需具备阅读繁体字的能力,若报读以英语为主的传统或地区名校时,需具备较高水准的中、英、数及一般学术能力,家长应按子女能力及性向选校。

此外,位于西贡区的直资学校优才(杨殷有娣)书院副校长叶家源阐述学校特色及分享学术成果。叶家源表示,「我校以英文为主的小班教学,每班有大概24至28名学生,这方法能提升师生比例,让教师更有效地提升教学质素」,而高中生可选读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IBDP)或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DSE)课程,以配合本地或海外升学。

2024/25年度起,政府推行「职专毕业生留港计划(VPAS)」,透过多元的培训模式,为香港、大湾区以至国家培育更多优秀职业专才。香港职业训练局运作中心副总经理黄婉虹表示,该计划涵盖13个行业共34个专业课程,当中包括航空、运输及物流行业,建筑、土木工程及建设环境行业等,2026/27年度将新增酒店及旅游业,并开办国际款待业管理高级文凭、数码媒体科技高级文凭等课程,为大湾区及国家培育更多职业专才。

本报记者

延伸阅读:

香港高等教育及升学博览会2025|博览会盛大开幕 星岛新闻集团主席郭英成:在港升学具多重优势 对院校水平深感敬佩

星岛「香港高等教育及升学博览会2025」今于深圳举行 中小学首度参与 提供更全面多元升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