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小麦周身是宝 有助健脾益肾、消食健胃、纾缓更年期症状
我们经常吃到的面包、馒头、包子、面条、意大利粉、乌冬等等都是用小麦做成的。


小麦主要是提供碳水化合物,它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与大米接近,但蛋白质含量更高,也含有粗纤维、钙、磷、钾、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烟酸等成分, 具有比较高的营养价值。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小麦性凉味甘,入心经、脾经和肾经,具有养心健脾益肾、除热止渴、通淋止泻的功效。
对于小麦,民间有一种用法,就是面粉外敷来治疗烫伤。不过这种方法仅建议在小范围轻微烫伤时使用,对于严重烫伤还是必须去医院正规治疗。

小麦:除烦 养心安神
作为中药,小麦有一个很重要的应用是治疗妇人脏躁。脏躁是一个中医术语,主要是指更年期的妇女出现心神不宁,精神恍惚、悲伤欲哭或者是烦躁不安、呵欠频繁、失眠等症状。

治疗脏躁的主方甘麦大枣汤,里面只有甘草、小麦、大枣这三味药,其中小麦用到1升,在这个药方里面,小麦就起到了养心安神,除烦的功效。
小麦
浮小麦:益气 除热止汗
而未成熟的嫰麦也可以作为另外一种中药来使用,由于这种晒干的嫰麦在淘洗时会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叫做浮小麦。浮小麦性寒味甘具有益气、除热、止汗的功效。浮小麦最主要是用于治疗自汗,盗汗,很多治疗出汗过多的药方比如牡蛎散里面就用到浮小麦。
浮小麦
大麦:利尿 调和脾胃
说到小麦,我们就顺便了解一下大麦。大麦性凉味甘咸,入脾经和肾经。大麦的功效和小麦接近,具有利尿通淋、调和脾胃的功效。但大麦更加甘凉滑腻,以前在不少地区作为主食之一,现在只有少数地区比如藏族用大麦作为主食,目前大麦更多是用于酿制啤酒。
大麦
麦芽:消食健胃 疏肝回乳
但是通过把大麦浸湿发芽到0.5-1cm左右再干燥,就能够产生另一种很常用的中药:麦芽。麦芽性平味甘,归脾经、胃经、肝经,具有消食健胃,疏肝回乳的功效。
麦芽
大麦在发芽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淀粉酶、蛋白水解酶等多种酶类,可以促进胃液和消化酶分泌,因此可以促进米面等淀粉类食物的消化。《本草纲目》说麦芽「消化一切米面诸果食积。」
麦芽分生麦芽和炒麦芽两种,如果是用来助消化就用炒麦芽。如果是用来疏肝解郁、帮助哺乳期妇女回乳,这时用的就是生麦芽,其中用于回乳时生麦芽必须用较大剂量才有效。
从麦芽又衍生出另一种食物:麦芽糖。麦芽糖古代叫饴糖,是由高梁、米、大麦、小麦、玉米等淀粉类食物经过蒸煮、加入麦芽发酵而成的。
麦芽糖
麦芽糖:缓急止痛 润肺止咳
麦芽糖性温味甘,归脾经、胃经和肺经。具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润肺止咳的功效,治疗虚劳名方小建中汤就用了麦芽糖作为主药。虚劳是中医用来概括虚弱性疾病的病名,在小建中汤这个药方中有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饴糖六种药,其中饴糖用了一升,汉代的一升大概相当于现在的200ml,方中饴糖用量比较大,是小建中汤的君药。 小建中汤对虚寒腹痛,肺虚咳嗽,劳倦伤脾、心慌气短、病后恢复期以及身体虚弱者都有很好的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