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华 - 一份专业|美食纪行

相信本星期的热门新闻,将会集中在「中港通关」。朋友问:「中、港、澳三地互通,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南下北上一家亲,潮州排第一,第二个想去的是江、浙一带,第三个点是澳门。

三个地方都有我最熟悉的味道,汕头手打牛筋丸、江浙东坡肉,香港虽然做得到,但是比起国内原产地味道,起码差三级。

朋友问:「那么澳门味道是甚么?」要数澳门代表性味道,安德鲁葡挞、诚昌饭店水蟹粥、细龟牛肉鱿鱼炒面、黑沙环葡国菜,随便就可以数到一大堆。不过相信大多数答案背后,大家都会加上「以前」。

以前的味道是否比现在好?不知道,可以肯定的是「食唔返」!澳门过去人口少,发展慢,香港人视它为「后花园」,周末过大海松一松,过两天悠闲假期,轻轻松松,要求不高的,每一种味道都变成为一种回忆,喜欢的味道都因为思念而建立起来。

澳门味道,随时代而改变,记得三十多年前,第一次参加媒体活动,车上有好几名元老级专栏作家。依达、简而清、薛兴国与黄雅历等粒粒巨星(年轻读者可以上网搜一下),要知道当年传媒的影响力都集中在纸媒上,元老说故事,小薯如我辈就只有认真去听和仰望!

简而清先生是行内的「口水佬」,一开口就停不了,由一九三八年广州沦陷走难说起,穿山越岭,珠海陆路过境,再由澳门坐船逃难到香港。在文字仍然存活的时代,写饮食是个人的大数据收集,美食家无论是引经据典,还是更深入的介绍饮食历史与文化,见多识广,讲究的是一份专业! 
(www.youtube.com/channel/UC39gFX0VF1BxPRDOfFu4Lmw?view_as=subscriber)
纪晓华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