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华 - 包场不包场|美食纪行

台湾年轻厨师关注度高,同时间也出现了另一种自视过高的个性,有几家小餐厅,一听到是美食团,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包场。

「包场」一般会出现在品牌活动,或是特别的生日、婚宴、喜庆等状况。若果是长时间占据餐厅,基本的用餐费用,再加上人均消费多出一至两倍的「包场费」当然是合理。若果只是正常的人数聚餐,美其名的「包场费」可以让厨师更专注于这一个活动,不但让人感觉到傲慢、瞧不起,变相就是在赶客!

不过话得说回来,群体饭聚,往往因为有一班熟悉的朋友一起,而出现了气氛过度热烈的状况。这一种问题,当事人不知情况,却会影响到其他入座用餐的人士不安。当然,包场与不包场,本应该是一件你情我愿的事,但是结果往往因为沟通失误而受影响。

「包场」事件,同样出现在日本,去年十一月的日本东北美食团,人数上限定在十人,按道理一间小包房,或是分开两、三桌坐,也不会影响到其他客人,却同样出现了「被包场」事件。

人数在十人至二十人的餐厅包场事件,在欧、美确是从未遇过。亚洲人的美食团,由于在酒水方面的消费比较低(亚洲团一般中午不喝酒),在订餐时,被餐厅要求「包酒水」却是常见的。

餐厅有客人便有收入,不过客人不消费,代表毛利比较低,欧、美餐厅习惯用人均消费去计算,包场不包场不是重点。亚洲「名厨」自视高,只要磨炼多几年,知道客人只是贪新忘旧,碰壁碰多了,看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就算是外星人光临,找到饮食的初心,就再不会滥于收费!
(www.youtube.com/channel/UC39gFX0VF1BxPRDOfFu4Lmw?view_as=subscriber)
纪晓华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