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管俊「杰」——从「啤酒理论」看新经济股走向

  认识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喜欢和不同界别的朋友欢乐时光,原因在欢乐时光中,透过分享和交流,能够体验更加多市场的真实状况!在不久之前,我和一名投资银行的好朋友碰碰面,他在今年股票市场有种「不知就里」的感觉!尤其是看到ATM三大龙头的状况,令人有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我以我的「啤酒理论」和他分享对新经济股后续的看法,如果大家喜欢饮啤酒,一定会喜欢饮生啤!因为啤酒固然是主体,但适当的泡沫,能将口感提升!同时能将整杯啤酒的卖相升华。我喜欢用啤酒比喻新经济股,原因是公司本身就是啤酒,泡沫能产生更佳的「市场反应」!以往,我们对新经济股的睇法,就是「啤酒」不重要,最重要是泡沫够多,即所谓够「梦幻」。或是我们所理解的市梦率(Price per dream),这样就等于我们认为传统的金融知识会计制度已经不重要,公司不赚钱不紧要,「愈输钱愈有概念」才是整家公司等同的卖点!
  这一年随着环球因素的改变,新经济股「去高估值」的意识日渐强大,正正就是将泡沫部份不断减少,希望将主体的啤酒,重新成为我们购买和享受这杯「啤酒」的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过程,无疑将以往泡沫大于啤酒的新经济股,在酒杯里翻来翻去!令人惨不忍睹!
  时间证实了啤酒理论的可行性,问题是到那一个点,即是那一个比例的啤酒和泡沫,才会令投资者再次购买这杯拥有「新经济概念股」的啤酒呢?市场的说法不一,当然大部份都会以国家监控为主要的「去泡沫」源头,我个人认为适当的管治,好比太极有阴阳,在相互之间,产生了更加和谐的生态系统!以往不同的大学研究均指出,企业管治无论在宏观或微观管治下,都能为相关的主体创造更佳的长远投资价值!
  生啤去到那一个点才是最好的比例,留待「市场调酒师」慢慢地调教,但肯定的是,无论在甚么情况下,在这个啤酒泡沫的股海里,时刻保持清醒!才是享受啤酒的「不二法门」!
注册合规师公会投融资部总召集人
徐灿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