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康 - 新年忌讳如何安慰 | 神耆商机

  今年出席团拜活动,不少老板都戴上口罩,加上近日有台湾女星在日本突然病逝,令大家更加谨慎。然而,毕竟是新春佳节,言谈之间互相祝贺之余,疾病、死亡等沉重话题总是忌讳。面对80、90岁的大前辈,说出「长命百岁」这样的祝福,也会冒犯人,因为仿佛指其大限将至。

  在老一辈的群组中,也较少有人转发名人逝世的新闻。除了新年期间的「意头」,平时大家对于传播负能量也较为敏感。随着年龄增长,身边的朋友逐渐老去,死亡似乎成为一个熟悉不过的题目。除非是特别亲密的朋友或家人,否则长者会较少主动讨论。尽管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经之路,但对于多数人而言,身边朋友接连离世,除了会让人悲伤,亦会因沉浸在负面情绪中,令人变得消极。因此,很多人可能会选择避开这些话题,或者以更隐晦的方式表达。

  香港人平均寿命约83岁,从统计学角度来看,这岁数可以近似为一个常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即在对称的钟形曲线中,大多数人的寿岁会集中在上述平均值附近,而同时尽管极端长寿或早逝的现象实际上较罕见,也必然会有「足够」的人长寿或早逝。

  有位乐观的大老板安慰朋友:「节哀顺变,唔使太伤心。就好似新年等位饮茶,总有些熟客『打尖』,那你就排后了;如果很多人插队,就排极都未叫到你个号。凡间每日都要『交人』,大家排住队走,其实都是殊途同归,无一例外。听到越多朋友被『点名』,你就越唔使咁快走;越见『黑头人』打尖,我哋『白头人』就可以再排后啲,长命啲!」

健康教育基金会主席
关志康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