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康 - 金卡 黑卡 白卡 无卡 | 神耆商机

  「记得90年代,拎张『金卡』出来埋单真系威,就连服务员都会对你另眼相看!」有几位老前辈聚会时提起,谈及现今的付款模式,大家都不禁怀念起香港90年代的「金卡」光辉岁月。有朋友回忆道:「以前我有第一张信用卡已经觉得好巴闭,『金卡』更是高级到遥不可及。」

  随着时代变迁,银行降低了发卡门槛,「金卡」以至「白金卡」都已变成「过气」的噱头。即使是「只限受邀人士」的「黑卡」,如今也不再那么神秘。有老板不屑地说:「『黑卡』持卡人系咩群体?你加入FB群组就知啦。年费两万,你想要?我推荐你便可。」「黑卡」既是金属卡,曾经也是身份的象征,但如今大家都用手机付款,「标签效应」逐渐淡化。袋住张金属实体卡,反而觉得重而无当。

  有位退休银行家附和称:「如果要展现身份地位,马会信用卡可能更实际。『银卡』代表你是全费会员,全香港仅得16400人。不过,大多数香港人都讲求实际,免年费、加积分优惠先留得住客!」另一位长者更直白:「呢个时势『现金为王』,用现金先系身份象征。赚现金、使现金、免纳税先系真正嘅赢家。」有位坐轮椅的老板戏谑道:「有黑卡好叻咩?我有『白卡(残疾人士登记证)』!我嘅福利同权益,你享受到咩?」

  真正的富豪根本不需信用卡,因为好少会亲自埋单。一位超级富豪直言:「我好少『签卡』,提款卡更加十几廿年无用过。出去食饭,一系有人请,一系我啲『伙记』会搞掂,又或者司机会打点好。食完起身就走啦,仲要递张单畀我签卡?好冇面啰。」

健康教育基金会主席
关志康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