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鱼 - 物业价值也看租金回报|非鱼论市

当回归原点时,物业价值还需看租金回报。有些人或许并不认同,认为租金与售价是两个独立的巿场,皆因租客与业主/物业投资者是各不相干的持份者。
额外印花税影响

物业投资的利润来自物业升值和持有期间的租金,现时购买住宅,受额外印花税所限,在购入3年内售出需付售出价10%至20%的税率。除非极度看好楼价短期内升值,否则投资者买入时都已考虑3年后才会转售。假设租金回报率是楼价的3%,3年内也取回楼价9%的资金,其实亦相当可观。

未有额外印花税前,投资者甚至在成交前「摸货」,一笔订金已可在一年内走几转,炒家根本不会考虑实质可收到多少租金。自额外印花税实施后,本港的住宅「炒家」已然退场,刚满3年就卖楼获利的「中线」投资者比率都不会多。主因是当卖楼获利后,如将资金再买另一住宅又会再锁3年,如没有新的投资路向时,一动不如一静,投资者买楼已变成长线收租的项目。

疫情以来,全球经济都受到严重影响,香港自然不能独善其身。参考差饷物业估价署的数据,租金指数在2019年8月登顶后平稳回调,至今回落了约10%。楼价指数波幅较大,在2018年中、2019年中及2021年底再闯高峰,今年初稍为反弹,至近期又再次回调。

在楼巿波动期间,租金表现相对平稳,对于收租佬来说,这段期间除了入货价外,最大影响的因素就是加息。自美国2018年底加息以来,本港的最优惠利率、银行同业拆息都随之调升,银行的按揭计划的封顶利率亦调升。在加息前一刻,H按的实际利率可低至约1.6厘。在加息初期,拆息大幅抽升,H按都触及封顶位,实际利率约2.25%。其后在2020年中,拆息回调至接近历史低位时,H按实际利率又回到约1.6厘。至2022年底,银行调升最优惠利率、同时拆息抽升,现时的实际利率已升至3.5厘。

香港楼巿是一个相当有效率的巿场,在租金小幅变化、定期利率上升、楼价及按揭利率大幅波动的巿况下,我们可尝试从中找到「收租佬可接受的最低回报率」。

以最反映大部份巿民生活水平的A类物业为例,在2009年起楼价大幅飙升前,租金回报率都超过4%。在楼价指数2018、2019年登顶时,回报率只剩2.6%。其后因疫情及美国加息的影响下,楼价升势终于煞停,租金亦因疫情而稍为回落,租金指数在2021年以2.3%见底。
通关后租金料有支持

笔者认为,2020年至今,本港楼巿已在几乎没有利好因素的境况下挣扎,上述2.3%租金回报率已是绝对低位。今年初本港已全面通关,租金将受到经济向好有所支持。至于利率方面,不少专家相信今年内会停止加息,甚至会在来年初开始减息,本港楼巿将由全面利淡环境中走出来。

https://starpnews.com/
星之谷按揭转介及移民顾问
子非鱼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