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国产大飞机市场前景俏|恒声集

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及时间后,由中国商飞(COMAC)制造的中国第一架国产大飞机C919,终于完成万众期待的首次商业载客飞行,不但展示了中国在航空制造和技术领域的成就,提升了在国际航空市场的地位,更促进了技术自主性,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一个商品的C919,其未来市场前景究竟如何呢?

C919的技术参数对标波音公司的737 MAX及空中巴士的A320 neo,虽然9900万美元的售价比已经占有市场优势的两款成熟机型1.2亿美元及1.1亿美元更优惠,但目前在能源利用率及维修保养方面都尚未能媲美。

此外,投入国际商业运营的飞机,需要获得起飞、航线沿途、经停、目的地所有国家民航管理部门颁布的适航证,而C919目前仍未取得欧美规范的适航证,相当于尚未拿到国际市场的入场券。在过去,俄罗斯、日本与加拿大都曾发展国产飞机,但皆受阻碍,无法从民航市场中分一杯羹,因此,美国联邦航空总署(FAA)与欧洲航空安全总署(EASA)迟迟拒发适航证亦属意料中事。

然而,当前内地的巨大市场为COMAC提供了「定心丸」。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2-2041)》资料显示,未来20年中国的航空市场将接收喷气客机9284架,其中单通道客机6288架;到2041年,中国的机队规模将超过1万架,占全球客机机队的21.1%,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
未来逐步推向国际

以中国内地平均每年逾400架客机的需求,即使从波音、空巴、中国商飞三间公司同时采购,都未必能完全满足。以2022年为例,波音在中国市场交付了8架飞机,空中巴士则交付了100多架,而C919的产量预计在2029年方可达到年产量150架的初步规模。换言之,中国的国内市场不仅能自行消化C919的定单,作为最大市场在未来更可以通过降低购买波音与空中巴士的数量,平衡民航客机市场的份额,亦促进这个市场的良性竞争。

中国的国产大飞机在现阶段需要以谨慎耐心的态度,以及时间来换取长远的口碑,一步一脚印先从内地市场的普及做起,逐步推向国际。要知道,现在作为中国高端制造「名片」的高铁,从2004年立项开始,亦是经过十多年才发展到对外输出的水准。预计短期的几年内中国商飞对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龙头来说,远远算不上「威胁」,但外国航司亦会对中国的大飞机保持观望态度,对其在国内累积的安全数据时刻留意。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