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亨 - 后疫情下的生物技术|财股魔镜

随著愈来愈多地区废除口罩令和全面放宽防疫要求,今个星期我们分享一下辉瑞和莫德纳等生物技术公司如何在后疫情时期为重整业务作准备。

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紧急批准新研发的mRNA疫苗后,辉瑞和莫德纳成为疫情的主要受益者。尽管它们生产的疫苗能否有效对抗新冠病毒变异株或许还可争论,但在过去两年间,辉瑞和莫德纳的新冠疫苗收入大增,分别录得超过740亿美元和370亿美元。

辉瑞在2022财年创纪录的取得1000亿美元总收入,其中新冠疫苗和新冠药物Paxlovid的销售收入分别超过370亿美元和190亿美元,净收入增长逾310亿美元。相比之下,莫德纳由于成本上升、生产线减值和存货撇帐,而且管理层最近披露同意支付国家卫生研究院(NIH)4亿美元的专利使用费,令莫德纳的净利润在2022财年下降了31%至84亿美元。此外,莫德纳仍面临着一些关于其mRNA治疗的知识产权诉讼,或还需向Arbutus和Alnylam支付专利费。

全球众多政府均计划在2023年第二季度前结束公共卫生紧急状况,这可能对一些生物技术公司带来挑战。考虑到疫苗和病毒治疗疗程销售量下降50至60%,辉瑞预计今年的收入将只下降33%至680亿美元左右。而莫德纳则预计2023年将有50亿美元的收入来自延期交货的新冠疫苗加强剂。

两间公司都押注于同时针对新冠、流感及RSV的新型混合疫苗,以及将mRNA治疗扩展到癌症等其他疾病。至于最后结果如何,大家仍拭目以待。

在目前的高利率环境下,只有少数生物技术公司拥有稳固的资产负债表,可以通过并购追求增长。如辉瑞在过去几年中通过收购Array BioPharma、Global Blood Therapeutics和Biohaven来多元化其新药生产。同时,莫德纳最近也收购了日本的OriCiro Genomics,并与Life Edit合作开发下一代基因编辑技术。但这些并购会把疫情期间的获利消耗殆尽,还是成为下一个聚宝盆,还言之尚早。

总结而言,面对激烈竞争、市场不确定性和公司高层变动,辉瑞和莫德纳的估值已经下降。但投资者仍可先仔细留意在放宽防疫措施落实下的市场走向,再作决定入市与否。
博誉顾问集团资深顾问
周亨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