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亨 - 复常后的零售业前景|财股魔镜
随着经济复常,今个星期想分享下美国零售商的销售前景。
尽管今年零售销售在1月有着强劲开头,持续性的通胀、高息预期及消费需求更加疲弱仍令美国2023年的零售销售预期面临压力。
大型零售商包括沃尔玛、好市多(Costco)、Target、Home Depot及BestBuy等,纷纷对前景预测保守。在通胀环境下,零售商收入增长很可能只是提升单位销售价格,而非商品销售量的提升。工资和物价成本上升及对可持续性更高的要求带来的成本,也为零售商带来压力,进一步蚕食他们的利润率。
有多间零售商需要削减成本,有些力求把客流引回至实体商店销售渠道,而其他同业则加大电商、科技转型与国际拓展以进一步推升增长。举例来说,沃尔玛已从主要依靠实体店舖销售,转向专注对在其网站销售商品的第三方业者提高其所需支付的服务费用,以及在其零售媒体业务上的广告费用。它还买下科技公司,涵盖线上支付公司PhonePE、AR及货物自动化等。
跨国零售商也期望于中国的重新开放与其他的新兴市场。沃尔玛中国在2022年第四季销售净额增长达13.5%,电商销售则按年按年增长70%。好市多、星巴克、麦当劳、Tapestry等其他企业,则计划在中国开设更多店舖。
虽然世界逐步复常,零售股的市盈率倍数似乎指出市场预期整个行业的盈利环境仍有种种挑战。管理良好的公司可能继续产生稳健的现金流,但我们亦应关注它们的存货销售比率,以及是否有大规模的折扣促销活动与同店销售是否复苏。只要零售商仍能提供稳定的利润,相关板块仍值得投资者关注。
博誉顾问集团资深顾问
周亨
尽管今年零售销售在1月有着强劲开头,持续性的通胀、高息预期及消费需求更加疲弱仍令美国2023年的零售销售预期面临压力。
大型零售商包括沃尔玛、好市多(Costco)、Target、Home Depot及BestBuy等,纷纷对前景预测保守。在通胀环境下,零售商收入增长很可能只是提升单位销售价格,而非商品销售量的提升。工资和物价成本上升及对可持续性更高的要求带来的成本,也为零售商带来压力,进一步蚕食他们的利润率。
有多间零售商需要削减成本,有些力求把客流引回至实体商店销售渠道,而其他同业则加大电商、科技转型与国际拓展以进一步推升增长。举例来说,沃尔玛已从主要依靠实体店舖销售,转向专注对在其网站销售商品的第三方业者提高其所需支付的服务费用,以及在其零售媒体业务上的广告费用。它还买下科技公司,涵盖线上支付公司PhonePE、AR及货物自动化等。
跨国零售商也期望于中国的重新开放与其他的新兴市场。沃尔玛中国在2022年第四季销售净额增长达13.5%,电商销售则按年按年增长70%。好市多、星巴克、麦当劳、Tapestry等其他企业,则计划在中国开设更多店舖。
虽然世界逐步复常,零售股的市盈率倍数似乎指出市场预期整个行业的盈利环境仍有种种挑战。管理良好的公司可能继续产生稳健的现金流,但我们亦应关注它们的存货销售比率,以及是否有大规模的折扣促销活动与同店销售是否复苏。只要零售商仍能提供稳定的利润,相关板块仍值得投资者关注。
博誉顾问集团资深顾问
周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