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孰危孰机?
美国联储局9月中再宣布加息0.75厘,一如市场预期,香港亦紧随步伐,有大型银行调整最优惠利率(P-Rate),直接影响的楼价亦反应持续下行。高力研究部预测加息周期将延续至2023第二季,直至来年7月开始回调,来年第三季起稳定至2.8厘的水平,并展望今年全年楼价同比下跌12%。到底市场孰危孰机?
受经济不明朗因素影响,近日楼市利淡消息不断,焦点集中在所谓「面包价」的物业价格,不时见到「蚀让卖楼」;另一边厢,俗称「面粉价」的土地成本,亦接连录得低于市场估计下限的成交。
地皮价格回落,发展商表现保守,具有一篮子原因。首先,随着本地银行逐渐跟随加息,地皮投资及发展的融资成本因而扩大;其次,各类建筑造价成本仍高居不下;最后,发展商近期卖楼步伐减慢,资金回笼能力低效时,同时影响投地的决定。
如是者,在地产市道放缓时刻,最直接受影响的无疑是库房收入。据2020/2021财政年度可见,卖地收入为库房第二大收入来源,仅次于利得税,约占20.7%,紧随其后是占14.8%的印花税收入。由此可见,地产市道的经济产业链足可左右库房其中两大重要收入。政府已率先公布,今个财政年或者达到1000亿元赤字,变相而言政府具有充足的动机,需要稳固楼市,方才有足够「银弹」,支援各行各业整体发展。
金管局已率先出招,将压力测试的系数由3厘减至2厘,以中和加息后影响,盼望为楼市注入一定动力。本地的疫情政策「0+3」,以盼激活国际间商务及人员流动,带动资金流入。本地大手房地产投资市场的买家,除却本地发展商外,亦有大约三分一的买家来自外资房地产私募基金,如何令他们更大程度落户香港购买优质房地产资产,以重新激活市场动力,在宣传、政策诱因、法制及统筹上,政府亦可充当领头羊角色,带领走出困局。
2022年10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