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德 - 悲观的达沃斯论坛|缸边财话

刚结束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可说是弥漫着担忧情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会上表示,「近段时间全球经济前景更加黯淡,可能面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考验」,如何避免全球经济滑向衰退的险滩,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关切,让人印象深刻,当前世界正面临比以往更严重的危机,一场大风暴正在形成,所有问题交汇在一起,包括战争、高通胀及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商界精英甚至提出「世界经济体系能否支撑下去」的问题。
环球经济面临三大挑战

全球性通货膨胀已成为环球经济当前最凸显的问题,IMF今年4月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从2021年6.1%的估计值下降至2022年和2023年的3.6%,2022年和2023年的经济增速预测值分别较1月预测值下调了0.8和0.2个百分点,2022年发达经济体的通胀率预计为5.7%,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通胀率预计为8.7%,两者较1月预测值分别高出1.8和2.8个百分点。根据世界经济论坛《首席经济学家展望》调查,过去6个月里,所有受访者都变得更加悲观,预计今年全球经济活动将衰弱、通胀率将升高、粮食不安全状况将加剧,其中美国的通胀预期最高,其次是欧洲和拉丁美洲。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三大主要挑战:其一是全球化格局发生结构调整,由原来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转向板块化、区域化的全球化,全球供应链更加强调安全、自主、可控、韧性;其二是全球科技发展尚未形成新的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但技术应用正在遭遇供应链重新调整的挑战,如美国试图通过对晶片半导体产业、数码技术产业的规则重组,构建自身同盟体系,使得大国竞争区域化、集团化、精英化趋势更加明显;其三是全球性粮食危机、能源价格飙升加剧通货膨胀,并通过产业链传导到经贸、投资等整个国际经济体系,引发社会民生问题,影响各国经济政策制订,俄乌冲突及美西方国家对俄制裁的不断升级,已产生全球性的外溢效应。世界银行4月报告指出,能源价格涨幅已达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最高,预计今年涨幅将超过50%,能源价格飙升可能持续到2024年年底。

通货膨胀是美欧等发达国家面临的最主要压力,可是当前的通胀已不再是货币层面的问题,而是西方国家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是全球经济短期不确定性风险和长期结构性问题的集中体现,短期最大风险来源于地缘政治冲突及相关制裁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动荡,对金融、经贸、粮食、能源等领域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带来巨大冲击,长期结构性问题体现在原有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被人为阻断,由此引发各国生产、贸易、投资、出口各方面问题,给全球经济带来全面、系统性、结构性影响。
黄惠德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