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德 - 中国物价逆势保平稳|缸边财话
美国刚公布5月份通胀数据,并未如市场预期般进一步回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按年上涨8.6%,创下40年来新高。而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CPI按年上涨2.1%,涨幅与上月相同;按月则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0.2%,其表现与美国相比,可说是大相迳庭,显示在当前国际通胀水平居高不下的形势中,中国保供稳价效果持续显现,物价总水平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上下游价格走势更趋协调,连带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按年上涨6.4%,按月上涨0.1%,按年和按月涨幅均继续回落。
保供稳价政策奏效
低增长、高通胀的阴霾正笼罩全球经济,近期国际机构纷纷下调对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并调高了通胀预期,经合组织上周三发布报告,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4.5%调降至3%,同时预计今年该组织38个成员国的整体通胀率将翻倍,达到8.5%;世界银行上周二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认为,受疫情、俄乌冲突影响,全球经济可能正在进入一个漫长的增长乏力、通胀高企时期,并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2.9%,与国际通胀高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物价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成为全球通胀的重要稳定器,从5月份中国CPI按年涨幅与上月持平、按月下降0.2%来看,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0.9%,继续保持基本稳定,反映出中国加大力度保供稳价的政策效果明显,PPI按年涨幅比上月大幅收窄1.6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回落。
与美西方通胀高企相比,中国居民消费物价稳定在2%左右,处于相对较低的通胀区间,主要得益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上,令内地供求关系总体较为稳定;其次是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科学把握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强刺激;粮食和能源等重要初级产品保供稳价取得显著成效,但仍不可掉以轻心。虽然当前内地基本民生需求品供应充裕,仍要高度重视保障内地的粮食、能源稳定供应,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进一步夯实稳物价和保障发展的基础,特别是近期国际油气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推高内地生产资料价格,并有向下游传导态势,有必要采取有力措施,对重要能源资源和粮食物资加大保供稳价力度。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主体面临不少困难,5月份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明显回落,但PPI按月仍在上涨,生产资料PPI按年仍在高位运行,显示内地部份中下游制造业成本压力仍不小,要进一步落实落细相关政策措施,积极为微观主体纾困,畅通经济循环堵点,况且5月份制造业PMI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仍位于收缩区间,各项稳增长政策要尽快实施,用好当前通胀相对温和及发达国家紧缩政策掣肘较小的时间窗口,确保二季度经济保持合理增长。
黄惠德
保供稳价政策奏效
低增长、高通胀的阴霾正笼罩全球经济,近期国际机构纷纷下调对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并调高了通胀预期,经合组织上周三发布报告,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4.5%调降至3%,同时预计今年该组织38个成员国的整体通胀率将翻倍,达到8.5%;世界银行上周二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认为,受疫情、俄乌冲突影响,全球经济可能正在进入一个漫长的增长乏力、通胀高企时期,并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2.9%,与国际通胀高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物价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成为全球通胀的重要稳定器,从5月份中国CPI按年涨幅与上月持平、按月下降0.2%来看,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0.9%,继续保持基本稳定,反映出中国加大力度保供稳价的政策效果明显,PPI按年涨幅比上月大幅收窄1.6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回落。
与美西方通胀高企相比,中国居民消费物价稳定在2%左右,处于相对较低的通胀区间,主要得益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上,令内地供求关系总体较为稳定;其次是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科学把握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强刺激;粮食和能源等重要初级产品保供稳价取得显著成效,但仍不可掉以轻心。虽然当前内地基本民生需求品供应充裕,仍要高度重视保障内地的粮食、能源稳定供应,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进一步夯实稳物价和保障发展的基础,特别是近期国际油气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推高内地生产资料价格,并有向下游传导态势,有必要采取有力措施,对重要能源资源和粮食物资加大保供稳价力度。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主体面临不少困难,5月份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明显回落,但PPI按月仍在上涨,生产资料PPI按年仍在高位运行,显示内地部份中下游制造业成本压力仍不小,要进一步落实落细相关政策措施,积极为微观主体纾困,畅通经济循环堵点,况且5月份制造业PMI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仍位于收缩区间,各项稳增长政策要尽快实施,用好当前通胀相对温和及发达国家紧缩政策掣肘较小的时间窗口,确保二季度经济保持合理增长。
黄惠德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