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金解码|长远前景亮丽 中芯华虹可吼 晶片半导体股估值吸引 - 财金解码本报记者
「得晶片得天下」,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晶片已广泛用于不同领域,军事、航天、通讯以至民生,已渗入大家日常生当中,如手机、家电设备、汽车等都会用到,因此各国都在积极投入晶片研发及生产。欧盟、美国、中国、南韩、日本及台湾等,都在此中竞争,而晶片股在政策强大支持下,长远前景亮丽,近月持续走低,估值已见吸引,中芯(981)是内地龙头,华虹(1347)为中坚分子,都值得留意。
欧盟委员会刚公布备受外界关注的《晶片法案》,计划大幅提升欧盟在全球的晶片生产份额,将投入超过430亿欧罗公共和私有资金,用于支持晶片生产,希望至2030年,欧盟在全球晶片生产的份额从目前的一成增加到二成。美国上年亦通过类以法案,提供520亿美元促进更多投资,令美国继续保持晶片技术领先地位。工信部官员早前表示,全球集成电路供应链稳定性仍面临严峻挑战,短期晶片供应仍处于紧张状态,中国将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加强沟通合作,鼓励国内外的骨干企业统筹加大投资力度,推动提升晶片全产业链供应能力。
中芯去年首三季多赚25.3%
中芯以内地龙头地位,绝对会受惠行业扩张。中芯业绩亦交到功课,2019年盈利大升66%至2.23亿美元,而2020年更大升2.17倍至7.07亿美元。上年度首三季因原材料及货运等问题影响,增长虽稍放缓,但仍录得纯利3.21亿美元,按年增长25.3%,收入14.15亿美元,按年增加30.7%。
中芯业务重心虽然在中港两地,但海外市场亦占一定份额,按地区计算,2020年度内地及香港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3.5%。
中芯营运效率近年有显著提升,边际利润率逐年调高,2019年调升至7.17%,2020年更调高至18.11%,而且总资产回报率及股东权益回报率都有持续改善,但目前比率仍较低,未达到5%,仍须继续努力。由于中芯仍处于投资期,亦要大量投入资金应对全球竞争,故仍未有派息,投资者吸纳只能博取股价回报。目前预测市盈率约13倍,估值吸引。不过,投资者要留意,中国高科技是美国针对目标,晶片尤其受注目,美国政府据报考虑对中芯实施更严厉制裁,一旦有具体行动,或对股价带来压力。
大行对中芯多看好,麦格理最乐观,指中芯上年第三季业绩与指引相符,营运利润率高于市场预测。该行料去年全年产能可增长17%,今年及明年则料分别增长17%及14%,因此上调中芯目标价,自40.7元上调至47.2元,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大摩看好中芯务实定价策略,但认为其灵活性或会导致二线代工厂的晶圆价格竞争,并削弱目前定价能力。该行将中芯目标价由28港元降至25港元,维持「与大市同步」评级。
中芯短期另一吸引处,是有「染蓝」机会。中金发表报告表示,恒生指数公司本月18日收市后公布恒生指数审议结果,认为中芯有望晋身恒指成分股,料会有被动追踪恒指基金会吸纳中芯。中芯昨收报19.5港元,升3.5%。
华虹去年纯利升113.3%
至于华虹,虽然规模不及中芯,但其实发展历史更久远。华虹是全球第二大8吋纯晶圆代工厂,也是全球第六大纯晶圆代工厂。华虹2019及2020年盈利呈跌势,2020年度赚9944万美元,跌幅达38%,不过,2021年已大幅改观,全年纯利2.12亿元,按年升113.3%。
中金指出,华虹去年末季营收5.28亿美元,超出此前4.90亿美元业绩指引,按年升88.6%,按季升17%;毛利率29.3%,超出此前27%至28%业绩指引。公司业绩尤其是毛利率超出预期的原因,是平均销售单价的稳步提升和持续高企的产能利用率。该行基本维持华虹今年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净利润按年增长16%至2.47亿美元,而2023年净利润料再增长22%至3亿美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富瑞认为华虹几乎所有产品主要使用平台的需求均强劲,半导体生产本地化仍是一大投资主题,其12吋晶圆产能如期扩张,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由56.28元下调至55.2元。大摩指华虹股价自2021年12月1日以来,表现一直逊于同行,市场应该开始反映普遍的盈利预测改善。华虹昨收报38.35元,升4%。
中芯上试19.65元
公司动向:据深圳传媒报道,中芯以2010万元竞得坪山区面积34,703平方米的土地,建筑面积69,410平方米,将用于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配套厂房项目。
最近业绩:截至上年9月止第三季度录得纯利3.21亿美元,按年增长25.3%,惟按季倒退53.3%。
股价走势:股价持续走弱,近日稍见起色,昨日一度上试保力加通道顶部的19.65港元,前景仍要观望。
华虹须企稳39.5元
公司动向:上月7日集团的三厂发生设备故障导致厂区短暂停电,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当天中午起恢复供电,生产逐步恢复。
最近业绩:集团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纯利2.12亿元,按年升113%。营业额16.3亿美元,按年升69.6%。
股价走势:自去年12月起股价走弱,持续多日在保力加通道中轴以下,要先站稳在中轴39.5港元水平,走势才有望转好。
信义玻璃营造圆底
内媒报道指「国家队」入市A股传言不实,但A股及港股仍升,马克龙亲自同普京见面游说,冇人再信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恒指昨日高开397点后最多升566点一度高见24896点,全日升500点或2%,收报24829点;国指升210点或2%,收报8723点;恒生科技指数升198点或3%,收报5635点,大市成交升至1408亿元。
科技股弹升,软银指阿里巴巴(9988)额外注册ADS不与集团未来任何交易挂钩,消除软银减持疑虑,股价升6.8%,收报118.8元,技术走势有好转。腾讯(700)终于回升2.7%,收报482.8元,小米(1810)升4.8%,收报16.72元,美团(3690)升3.7%,收报229.2元,京东(9618)持续跑赢其他科技股,升4.3%,收报298元,百度(9888)及网易(9999)各升4%,快手(1024)升5%,哔哩哔哩(9626)升8%。
收息股电讯股中移动(941)、中电信(728)及联通(762)各升2%。金融股续扬,汇控(005)升0.9%,收报59.3元,港交所(388)及友邦(1299)各升1%。内房股早段弹高后获利回吐,不能高追,世茂(813)最后仍升5.3%,物管股碧桂园服务(6098)升4.4%。
金属资源股普遍回勇,国际铝价升至2008年以来新高,俄铝(486)升10%,中铝(2600)升9%,中国宏桥(1378)升6%。五矿资源(1208)升5.8%,江西铜(358)升3%,洛钼(3993)升4.2%,黄金股招金(1818)升3.4%。港口股招商局港口(144)及中远海运港口(1199)各升3%及4%;航空股国航(753)升3.8%。
汽车股小鹏汽车(9868)获纳入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名单,股价大升8%,广汽(2238)升6%。1月新能源车处消费淡季,但预计实际销量强劲,比亚迪(1211)升3%。北京冬奥会成功,体育用品股安踏(2020)及李宁(2331)各升4%及3%。内需股蒙牛(2319)及海底捞(6862)各升3.4%。
药明生物(2269)确认两子公司被美国列入未经核实名单,但正争取沟通,从名单上除名。复牌弹高9.2%后无以为继,全日跌1%,收报61.6元。同系药明康德(2359)跌4.2%。
观望本周美国CPI数据,但整体港股气氛逐渐转好,虽然本地疫情急速转差,但至今投资者似乎偏向开始为今年不断加仓部署,策略仍是反复低吸,信义玻璃(868)业绩佳,公司不停回购,股价初现圆底回升,技术上好转,21元以下吸纳。
财金解码 本报记者
欧盟委员会刚公布备受外界关注的《晶片法案》,计划大幅提升欧盟在全球的晶片生产份额,将投入超过430亿欧罗公共和私有资金,用于支持晶片生产,希望至2030年,欧盟在全球晶片生产的份额从目前的一成增加到二成。美国上年亦通过类以法案,提供520亿美元促进更多投资,令美国继续保持晶片技术领先地位。工信部官员早前表示,全球集成电路供应链稳定性仍面临严峻挑战,短期晶片供应仍处于紧张状态,中国将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加强沟通合作,鼓励国内外的骨干企业统筹加大投资力度,推动提升晶片全产业链供应能力。
中芯去年首三季多赚25.3%
中芯以内地龙头地位,绝对会受惠行业扩张。中芯业绩亦交到功课,2019年盈利大升66%至2.23亿美元,而2020年更大升2.17倍至7.07亿美元。上年度首三季因原材料及货运等问题影响,增长虽稍放缓,但仍录得纯利3.21亿美元,按年增长25.3%,收入14.15亿美元,按年增加30.7%。
中芯业务重心虽然在中港两地,但海外市场亦占一定份额,按地区计算,2020年度内地及香港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3.5%。
中芯营运效率近年有显著提升,边际利润率逐年调高,2019年调升至7.17%,2020年更调高至18.11%,而且总资产回报率及股东权益回报率都有持续改善,但目前比率仍较低,未达到5%,仍须继续努力。由于中芯仍处于投资期,亦要大量投入资金应对全球竞争,故仍未有派息,投资者吸纳只能博取股价回报。目前预测市盈率约13倍,估值吸引。不过,投资者要留意,中国高科技是美国针对目标,晶片尤其受注目,美国政府据报考虑对中芯实施更严厉制裁,一旦有具体行动,或对股价带来压力。
大行对中芯多看好,麦格理最乐观,指中芯上年第三季业绩与指引相符,营运利润率高于市场预测。该行料去年全年产能可增长17%,今年及明年则料分别增长17%及14%,因此上调中芯目标价,自40.7元上调至47.2元,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大摩看好中芯务实定价策略,但认为其灵活性或会导致二线代工厂的晶圆价格竞争,并削弱目前定价能力。该行将中芯目标价由28港元降至25港元,维持「与大市同步」评级。
中芯短期另一吸引处,是有「染蓝」机会。中金发表报告表示,恒生指数公司本月18日收市后公布恒生指数审议结果,认为中芯有望晋身恒指成分股,料会有被动追踪恒指基金会吸纳中芯。中芯昨收报19.5港元,升3.5%。
华虹去年纯利升113.3%
至于华虹,虽然规模不及中芯,但其实发展历史更久远。华虹是全球第二大8吋纯晶圆代工厂,也是全球第六大纯晶圆代工厂。华虹2019及2020年盈利呈跌势,2020年度赚9944万美元,跌幅达38%,不过,2021年已大幅改观,全年纯利2.12亿元,按年升113.3%。
中金指出,华虹去年末季营收5.28亿美元,超出此前4.90亿美元业绩指引,按年升88.6%,按季升17%;毛利率29.3%,超出此前27%至28%业绩指引。公司业绩尤其是毛利率超出预期的原因,是平均销售单价的稳步提升和持续高企的产能利用率。该行基本维持华虹今年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净利润按年增长16%至2.47亿美元,而2023年净利润料再增长22%至3亿美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富瑞认为华虹几乎所有产品主要使用平台的需求均强劲,半导体生产本地化仍是一大投资主题,其12吋晶圆产能如期扩张,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由56.28元下调至55.2元。大摩指华虹股价自2021年12月1日以来,表现一直逊于同行,市场应该开始反映普遍的盈利预测改善。华虹昨收报38.35元,升4%。
中芯上试19.65元
公司动向:据深圳传媒报道,中芯以2010万元竞得坪山区面积34,703平方米的土地,建筑面积69,410平方米,将用于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配套厂房项目。
最近业绩:截至上年9月止第三季度录得纯利3.21亿美元,按年增长25.3%,惟按季倒退53.3%。
股价走势:股价持续走弱,近日稍见起色,昨日一度上试保力加通道顶部的19.65港元,前景仍要观望。
华虹须企稳39.5元
公司动向:上月7日集团的三厂发生设备故障导致厂区短暂停电,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当天中午起恢复供电,生产逐步恢复。
最近业绩:集团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纯利2.12亿元,按年升113%。营业额16.3亿美元,按年升69.6%。
股价走势:自去年12月起股价走弱,持续多日在保力加通道中轴以下,要先站稳在中轴39.5港元水平,走势才有望转好。
信义玻璃营造圆底
内媒报道指「国家队」入市A股传言不实,但A股及港股仍升,马克龙亲自同普京见面游说,冇人再信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恒指昨日高开397点后最多升566点一度高见24896点,全日升500点或2%,收报24829点;国指升210点或2%,收报8723点;恒生科技指数升198点或3%,收报5635点,大市成交升至1408亿元。
科技股弹升,软银指阿里巴巴(9988)额外注册ADS不与集团未来任何交易挂钩,消除软银减持疑虑,股价升6.8%,收报118.8元,技术走势有好转。腾讯(700)终于回升2.7%,收报482.8元,小米(1810)升4.8%,收报16.72元,美团(3690)升3.7%,收报229.2元,京东(9618)持续跑赢其他科技股,升4.3%,收报298元,百度(9888)及网易(9999)各升4%,快手(1024)升5%,哔哩哔哩(9626)升8%。
收息股电讯股中移动(941)、中电信(728)及联通(762)各升2%。金融股续扬,汇控(005)升0.9%,收报59.3元,港交所(388)及友邦(1299)各升1%。内房股早段弹高后获利回吐,不能高追,世茂(813)最后仍升5.3%,物管股碧桂园服务(6098)升4.4%。
金属资源股普遍回勇,国际铝价升至2008年以来新高,俄铝(486)升10%,中铝(2600)升9%,中国宏桥(1378)升6%。五矿资源(1208)升5.8%,江西铜(358)升3%,洛钼(3993)升4.2%,黄金股招金(1818)升3.4%。港口股招商局港口(144)及中远海运港口(1199)各升3%及4%;航空股国航(753)升3.8%。
汽车股小鹏汽车(9868)获纳入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名单,股价大升8%,广汽(2238)升6%。1月新能源车处消费淡季,但预计实际销量强劲,比亚迪(1211)升3%。北京冬奥会成功,体育用品股安踏(2020)及李宁(2331)各升4%及3%。内需股蒙牛(2319)及海底捞(6862)各升3.4%。
药明生物(2269)确认两子公司被美国列入未经核实名单,但正争取沟通,从名单上除名。复牌弹高9.2%后无以为继,全日跌1%,收报61.6元。同系药明康德(2359)跌4.2%。
观望本周美国CPI数据,但整体港股气氛逐渐转好,虽然本地疫情急速转差,但至今投资者似乎偏向开始为今年不断加仓部署,策略仍是反复低吸,信义玻璃(868)业绩佳,公司不停回购,股价初现圆底回升,技术上好转,21元以下吸纳。
财金解码 本报记者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