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财富,全球第三位|张良计·保险梯 |张伟良博士

最新发布的《2024年全球财富报告》确实显示香港在人均财富排名上表现突出,香港以人均净资产(中位数)为58.2万美元(约454万港元)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瑞士68.5万美元和卢森堡67.8万美元,超越新加坡48.2万美元和美国55.1万美元,过去几年的疫情影响全球运载经济能力,香港人就是有狮子山下精神,无论几许风雨也可以由谷底弹起。

相比2022年,香港人均财富增长5.5%,反映经济复苏,如股市上升,楼市回稳及资产价格回升的影响,香港高人均财富的驱动因素,房产价值主导,香港房价虽然放缓,但是长期居高不下,又有刚性需求,租金价格过去几年不跌反升,住宅物业占家庭资产比例极高约60%,即使房价近年波动,但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估值仍支撑财富数据。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高净值人群⋯⋯例如投资移民、企业家、新来港的高端人才计划,这批人士持有大量股票、债券及离岸资产,拉高平均值。统计方法影响人均计算,香港人口仅750万,又属于全球低风险、低税率的国际大都会,少量超高净值人群,如全球富豪家族成员在香港落户,建立其「家族办公室」,并带入全球资产管理到香港投资显著拉高平均数。

若公布中位数财富,可能更贴近普通市民真实情况,例如香港家庭收入中位数约为30万港元/年,与平均财富差距明显。与新加坡的对比,新加坡人均财富为48.2万美元(约376万港元),略低于香港,但需注意:新加坡政府组屋政策使住房自有率达89%,且房价相对合理,民众负债压力较低。新加坡金融资产(如保险、基金)分布可能更均衡,贫富差距较香港小(香港基尼系数0.539,属全球最高之一)。
潜在争议与现实挑战,贫富悬殊问题,香港基尼系数长期高企,顶层1%家庭可能持有全港47%财富,底层50%家庭资产占比极低。生活成本压力大,高人均财富不等于生活品质,香港住房开支占收入比例超40%,普通家庭流动性资产有限。若港元因联系汇率制波动或本地通胀加剧,实际购买力可能被高估。简单来说就是数字背后的双面性,国际竞争力象征意义,高人均财富反映香港作为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和自由经济体的优势,吸引全球资本。
但存在结构性矛盾,财富集中于少数人及不动产,普通市民未必受惠,社会流动性不足仍是隐忧。建议读者结合其他指标,如贫富差距、住房负担、收入中位数,综合评估香港真实经济状况,而非仅依赖平均财富数据。

全球政经环境复杂,香港的家族办公室业务更为有利,因为香港背靠伟大的祖国,投资环境稳定,亦有预见性,可让投资者或家族办公室的财富增值或保值,全球保险业的龙头公司在香港发展多年,香港保险业监管架构非常完善又有保证,香港保险产品设计灵活,配合投资、储蓄、传承各项细节功能,非常成熟。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就家族办公室的税务宽免方面,政府正草拟修例,容许包括私人借贷、虚拟资产、碳信用等,都能合乎要求作税务宽免,同时正构思如何让私募基金在申请税务优惠时更加便捷等。
刚刚3月26日第三届「裕泽香江」高峰论坛,不仅为环球精英搭建交流平台,更进一步彰显香港作为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如何成为一个培育梦想、处处商机的环球家族办公室枢纽。香港作为内地与国际之间「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更为关键。凭借完善的独立监管制度及普通法的法律体系,香港将持续深化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在全球保险及法律舞台上展现这座城市独特的价值与机遇。
在全球超高净值人士持续增长的趋势下,家族办公室已跃升为超高净值财富管理的重点发展领域,香港法律界及保险业也会受惠于此,家族办公室不仅承载财富传承的使命,更驱动创新投资与社会影响力的融合发展,香港的未来发展在国家的支持下,必定发展更强更大!
( 免责声明:以上资料部份转载自公开网页、报章报道、政府网页,以上资料仅供参考。专栏作者对当中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内容和时效性不作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因使用本专栏内资料而造成的损失以及任何法律责任。请各位读者自行核实所有资讯,并在有需要时就具体情况寻求专业人士及法律意见。)
首创保险 爆料平台 电邮即覆
email : [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