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尖多士——重温经典

  香港电影节发烧友重映经典,其中有一九五六年的《苦雨恋春风》(Written on the Wind),公认为美国豪门恩怨类型的开山之作。
  男主角洛赫逊是美国五十年代主流审美的俊男典范,女主角则是气质高贵典雅的罗莲芭歌。看老电影,再对照今日美国银幕常见之形象,两者之差异,宛如两个世界。
  男主角出身清贫,但人品贵重,与石油大亨的一双儿女一起长大,感情极深厚,但成年后关系变得错综复杂,表面是俗套的多角恋情,实则刻划人性之软弱、阴暗、善变,甚至命运系于一念之差的脆弱与幻变,看似结局美满,其实是一出悲剧。
  这出电影若在今日美国公映,将不可避免受政治正确的批斗,首先主要角色清一色是白人,而富豪的家佣是黑人,而且家中像「唐顿庄园」一般,依然有上下楼(upstairs and downstairs)之分:黑人管家夫妇都住在楼下,地位不平等显而易见。
  只不过,以其他白人角色之遭遇所见,也不见得有所谓「白人优越主义」,譬如被大小姐勾搭的加油站靓仔,因为地位卑微,即遭警察针对,连男主角因寒门出身,也遭大少爷羞辱为「贱种」。
  但是,电影反映的是美国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人与人的分野,不是以社会等级或种族肤色,而是品格德性,洛赫逊与萝莲柏歌的角色,都是普通阶层,却远比富豪之家的子弟,品格端庄,为人正派。但最精采的一幕是生性放荡,心灵空虚的富家小姐,在最紧要的关头守住底线,遵从良知,是电影中最令人同情的一个角色。换作今日,正值左派激进势力鼓吹男女性别对立甚至仇视,哪里还容得下这个角色?
陶杰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