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汉贤 - 课堂四问|谈经论学
发布时间:12:26 2025-03-14 HKT
如何通过提问,让课堂更具节奏感、更互动,以及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成效呢?这是不少教育专家和老师关注的问题。本篇,笔者将与各位分享在课堂上常见的四种师生提问互动方式,其中各有特色,各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师问生答。这是最传统,也是最常见的问答互动。在课堂上,老师占着主导角色,以提问来达到不同的课堂和学习目标。通过高低不同层次的提问,来引导学生动脑筋(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学习。当然,有别于随想随问,如老师在课堂进行前,能因应该课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程度,设计相对应的问题,教学便会更具成效。
延伸阅读:冯汉贤 - 情绪日记 快乐数簿|谈经论学
二、生问师答。与师问生答相反,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由于是由学生提出,问题不一定是老师预期到的,但这正是一个好机会,能让老师从推敲学生的问题中,了解他们的思路和学习难点等,从而加以点拨教导。
三、生问生答。「生问师答」是由老师解答,而「生问生答」则不一样。当学生发问时,老师不要急着解答,更不妨停顿片刻,让其他同学也作思考。最后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老师是不用自己回答,因为会有其他同学帮助解答。当然这些解答未必全然准确或圆满,老师可再作补充修正,但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之间的一问一答,启动了生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
延伸阅读:冯汉贤 - 积极的不完美主义|谈经论学
四、师问师答。这是老师版的「自问自答」。在甚么时候老师要自问自答呢?就是当学生不懂、不愿或不敢作答,在无可奈何下,老师唯有自说自话了。不懂答,或许是由于问题太深或问句太复杂;不愿答,可能是因为学生对课堂参与感不足; 不敢答,很多时是心态问题,学生对学习不够信心,怕答错。面对以上不同情况,老师宜因应情况调整,设法改善。
总括而言,善用提问,能大大加强课堂教学效能,这是绝对值得老师们强化的教学基本功。
冯汉贤
作者为中学校长、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获奖者。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5年3月14日教育版专栏「学与教」。
延伸阅读:冯汉贤 - 升中选校 如何抉择|谈经论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