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1习惯易致中风/心脏病?研究追踪近10年 揭心肌梗塞风险高47%
发布时间:15:42 2025-11-13 HKT
很多人就寝时都有一些小习惯,帮助自己更快入睡、睡得更熟,但小心有些习惯可能反而伤身。外国有科学家经过近1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1种很多人都有的睡觉习惯,竟会令多种心脏病的风险大幅上升,当中心肌梗塞发生机率更恐增加47%。
睡觉时1习惯更易患心脏病 研究揭心肌梗塞风险高47%
夜间光照会扰乱昼夜节律,是已知的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英、美和澳洲的多位睡眠医学专家针对了英国生物银行一共88,905名参加者,进行了为期9.5年的追踪研究,以了解不同的夜间光照程度对不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之间的关连。研究结果发表于《JAMA Network Open》。
开灯睡觉更易中风/心肌梗塞?
在研究中,参加者需在手腕戴上光感测器,24小时记录光照暴露量。其中,夜晚被定义为凌晨12:30至上午6:00。结果发现:
- 相比在较暗环境入睡的人,在中等光亮、较光亮和最光亮环境睡觉者:
- 出现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分别增加12%、20%和32%。
- 发生心肌梗塞的风险分别增加20%、27%和47%。
- 出现心脏衰竭的风险分别增加15%、21%和56%。
- 在最光亮环境睡觉者,比起在较暗环境入睡的人,出现心房颤动的风险上升32%,中风机率亦高出28%。
- 当越长时间在夜间光照越明亮的房间睡觉,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高。
- 排除了糖尿病、高血压、高BMI、高胆固醇、睡眠时长、轮班工作等因素后,夜间光照仍然与中风以外的心血管风险提高有关。
研究人员解释,夜间光照越强,心血管疾病风险越高的现象,可能与生理时钟混乱引发的各种机能失调有关。生理时钟被干扰的影响包括削弱身体处理葡萄糖的能力下降、引发第2型糖尿病、使血液呈高凝血状态,以及夜间血压升高,长期将增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动脉粥状硬化、血栓、缺血、心律不整等风险。
惟此研究属于观察性质,故无法证明光照与心血管疾病间的直接因果关系。研究人员也无法得知光照来源,例如是否来自电子产品的蓝光刺激。不过,研究结果表明,夜间光照影响重大,建议长期保持不干扰生理时钟的照明习惯,帮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还有哪些睡眠问题可能令心脏病风险上升?
重症科医生黄轩曾列出4大睡眠习惯会增加患糖尿病风险,当中就包括开灯睡觉。而糖尿病正是心血管疾病的重大诱因之一。以下是其他3种令人更容易有糖尿病的睡眠问题:
- 睡眠时间不足:若每日睡眠时间只有5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16%;每日只睡3至4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则高达41%。只有每日睡满7小时,才会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 睡觉时打鼻鼾:睡眠窒息症患者的体内血糖和胰岛素阻抗会增加,引发糖尿病风险也增加31%。
- 晚睡晚起:早睡早起的人患糖尿病风险为27%,而晚睡晚起的人患糖尿病风险则增加2倍以上,高达56.8%,可能原因是生理时钟失调扰乱体内的分泌平衡,引发糖尿病。
延伸阅读:床单用错颜色恐失眠?医生教必选2颜色入睡速度快30% 1原因不推荐白床单
---
相关文章:
网传「手指贴退热贴」易入眠?医生拆解潜在风险 1类人误用或溶血致命
比吸烟/肥胖恐怖!研究揭睡觉常发1种梦 早死风险增3倍 爱午睡也中招?
50岁以下心脏病发病率增 拆解4大非典型先兆 睡觉现1状况增28%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