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出发 拯救主宰生命的脉搏|养和 — 医者情‧医者心

更新时间:00:05 2023-07-09 HKT
发布时间:00:05 2023-07-09 HKT

心脏担当着「人体发电机」的角色,结构复杂且环环相扣,即使是细如心瓣或血管的地方出现问题,也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幸而,医疗科技日新月异,应用于治疗心脏的微创手术渐趋成熟,让更多病人得以重获新生。一直积极推动微创心瓣手术的养和医院心脏科专科医生陈良贵医生(Jason),深明医疗科技发展对治疗心脏疾病的重要,多年来无间断学习及钻研新治疗技术,只为在命悬一线的瞬间拯救每个心跳。

文:养和医院心脏科专科医生陈良贵医生、记者张瑶

 

Jason通常是杰出医生的名字。」小学老师为我提议英文名时的一句话,令我内心浮起当医生的念头,加上看剧集不时看到医生争分夺秒拯救生命,令我更加坚定自己从医的志向。纵然成医路上,遇到不少困难和挫折,不论有多尽力拯救生命,亦总有失败和气馁的时刻,庆幸沿路总有家人、朋友和病人的支持,尤其每次成功守护生命带来的满足感,是我多年来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同时推动我不断学习,希望让病者获得更好的治疗。

渴望发掘新治疗技术

我是一个喜欢挑战新事物的人,当初选择心脏科专科,很大程度是因为这个专科让我不但可以拯救生命,而且工作性质充满挑战,正合我「爱刺激」和「好新鲜」的个性。而心脏疾病经适当治疗后,往往可以即时为病人的病情带来显著的改善,部分病人康复后恍如重拾新生,为我带来极大鼓舞。

心脏虽然只有拳头般的大小,却主宰着生命的脉搏。当心脏病发时,医生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心脏手术时更不能够有丝毫差池,是极具挑战而又刺激的工作。心脏科的另一吸引之处,是相关手术的技术发展一日千里,无论诊断抑或治疗方法也不断推陈出新,让医生能够探索日新月异的的前沿治疗仪器和技术,更可将在外地经过研究实证的崭新治疗方法引进本港,大大提升治疗成效,并降低手术风险。

以往进行心脏手术,大多需要锯开胸骨,危险性极高,且会留下长达20公分的伤口,部分高风险病人可能因为不适合接受手术而只能无奈地放弃治疗。但随着时代进步,现时用于治疗心脏疾病的微创手术已发展得非常成熟,成功率不断提高,且伤口较细,令复元时间更快,为高风险病人特别是年长、长期病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和希望。

养和医院心脏科专科医生陈良贵医生
养和医院心脏科专科医生陈良贵医生

推动微创手术燃希望

十多年前,我在公立医院参与了全港首宗微创更换主动脉心瓣手术。当时在本地没有先例的情况下,要游说病人接受微创手术并不容易。经历多番被拒后,一名年届八旬、患有主动脉心瓣严重狭窄的伯伯及其家人愿意接受这个新尝试,感激他们的信赖,促成了我们的「第一次」。在未有微创手术前,主动脉心瓣狭窄只可通过传统开胸手术治疗,但由于创伤性大,康复时间长,像伯伯这类高龄的病人通常难以承受开胸风险。术后伯伯的气促问题明显有所改善,更能重拾每日游泳的乐趣,这个成功先例亦打破很多病人的心理关口,让更多人愿意接受微创手术,为推动微创手术在本地普及化奠定基础。

主动脉心瓣狭窄会影响供血,以往需要开胸更换人工心瓣,直至十多年前本港引入微创导管主动脉心瓣植入术,大大减低对病人的创伤。
主动脉心瓣狭窄会影响供血,以往需要开胸更换人工心瓣,直至十多年前本港引入微创导管主动脉心瓣植入术,大大减低对病人的创伤。

医心同时要将心比己

医者除了治疗心脏,也要顾及病人的心理状况。尤其心血管疾病往往危及性命,病人和其家人面对突如期来的心脏疾病来袭时,情绪及生活难免受到影响,因此医生更需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主动与他们和家人保持沟通,一方面按其需要建议适切治疗,另一方面亦要将心比己,关心患者。以年老的心房颤动患者为例,一般而言会获处方薄血药治疗,但同时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医生只要行多一步、问多一句,例如询问病人的起居饮食,跟其家人一起协调屋内环境的布置或添置辅助工具,便可减少长者跌倒出血的机会及心理压力。我深信只要有良好的医患关系,治疗效果便会事半功倍。

对我而言,能够看见病人术后慢慢康复,那种感动难以言喻。微创更换心瓣手术面世至今十多年,我有幸见证此项技术广泛应用于更换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并为此作出一点贡献。尽管目前临床进行更换二尖瓣或三尖瓣的微创手术仍未成熟,但针对心瓣退化致血液倒流的情况,近年已有微创方式可进行修补。

心瓣以外,治疗冠心病的「通波仔」手术亦不断改良,例如用作扩阔血管的支架和辅助仪器便不断革新,我期望未来心脏相关的微创手术能更加进步和普及,让更多病人受惠。

近年用于治疗心脏疾病的微创手术发展日臻成熟,成功率提升之余,伤口较细亦加快复元时间,为不适合进行开胸手术的高风险病人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近年用于治疗心脏疾病的微创手术发展日臻成熟,成功率提升之余,伤口较细亦加快复元时间,为不适合进行开胸手术的高风险病人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小夹子」微创修补二尖瓣 改善倒流

心脏共有四块心瓣,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其中位于左心房和左心室的二尖瓣,一旦出现病变无法正常闭合,便会出现血液倒流,令患者出现气促、脚肿等,若征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便应考虑以手术方式处理。

部分不宜进行开胸修补二尖瓣手术的高风险病人,近年医学界研发利用记忆金属夹子(MitraClip)来改善倒流问题。术前病人需要接受食道超声波检查,以评估二尖瓣的渗漏位置及面积,并决定置入多少个夹子。手术以微创方式进行,病人需要全身麻醉,导管经大腿静脉进入右心房,再穿刺到达左心房的二尖瓣底部,把两边心瓣叶拉近并夹着,确认夹子稳定和能够改善倒流后,便可移走导管,过程需时约两至三小时。

导管把金属夹子从大腿静脉带到二尖瓣位置,把两边心瓣叶拉近并夹着,便可减少血液倒流。
导管把金属夹子从大腿静脉带到二尖瓣位置,把两边心瓣叶拉近并夹着,便可减少血液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