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测坐梳化后起身速度 超过X秒身体6大功能恐退化 医生教5招逆转
发布时间:11:10 2025-11-26 HKT
随著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会逐渐衰老,有何方法能及早预防,甚至逆转抗衰老?有医生指出,当坐低起身的速度明显变慢时,如时间超过这秒数,可能是身体正在发出6大衰老警号,到底是否有方法可改善?
自测坐梳化后起身速度 超过X秒身体6大功能恐退化
重症科医生黄轩在Facebook专页发文指,从沙发起身的速度表现,比起抽血、血压或BMI,更能精准预测一个人的大脑、心脏、肌肉乃至死亡风险。因为这个简单动作整合了神经传导速度、心血管补压反应、肌肉量与力量、平衡系统、关节活动度及大脑决策速度等多重要素。有研究证实,起身这个日常动作,为人体完整神经肌肉系统运作的压力检测指标。当出现起身困难、速度迟缓或姿势不稳时,往往不是单纯肌肉疲劳,而是全身性机能退化的早期征兆。
为甚么「坐下站起」这么难?他解释,从坐姿转换为站姿是人体最复杂的日常动作之一,并非仅靠腿部施力,还需下列器官系统协同运作,任一环节失调都会使起身过程如同慢动作播放:
- 大脑前额叶:决策起身时机
- 基底核:精准调控动作启动
- 小脑:即时计算平衡与重心转移
- 脊髓反射:传递神经讯号至肌肉
- 股四头肌:提供推升身体的关键力量
- 臀肌群:维持骨盆稳定状态
- 核心肌群:预防站立后身体摇晃
- 心肺系统:即时调压避免起身时眼前一黑
他进一步说明,当全身神经、肌肉、心肺功能与大脑指挥系统同步失调时,会显现出走路僵硬,需预先身体前倾或倚靠外物辅助等,这些正是人体最隐晦却最精准的早期机能衰退信号。根据2019年刊登于《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风险,从坐姿站起的速度与整体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及跌倒风险呈现明显相关性。若从沙发起身速度明显迟缓,可能预示著下列多种身体机能出现老化:
1. 肌少症初期
人体肌肉量自30岁后每年递减1%-3%,长期久坐、高压生活或蛋白质摄取不足者衰退速度更快。肌少症患者Sit-to-Stand(衰退速度测试)中平均表现较常人迟缓20%-40%,属于跌倒高风险族群。若起身时需持续扶握沙发或长时间借助前倾惯性,八成机率是股四头肌肌力不足的具体表现。
2. 关节退化
膝盖与髋部关节出现卡顿感,即软骨磨损与慢性发炎,会导致从坐姿站起时产生剧烈疼痛。此外,退化性关节炎患者的 Five-Times Sit-to-Stand(衰退速度测试)中表现明较差,其测试成绩与疼痛程度及步态恶化呈正相关。这类患者当站起速度越慢,通常伴随股四头肌越薄弱、膝关节疼痛越剧烈、行走稳定性越差等特征,典型表现为初始步伐僵硬,需行走一段时间后才逐渐顺畅。
3. 自律神经与血压调控异常(姿势性低血压)
起身速度过缓、站立后头晕,常反映血压调节机能失调,若在起身3秒后出现视野泛白现象即属异常。此外,姿势性低血压与未来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认知功能退化具有密切关联性。
4. 大脑退化早期讯号
认知功能衰退的初始表现往往非记忆力减退,而是动作流畅度下降。当动作执行速度减缓,与大脑前额叶萎缩程度及后续认知退化风险存在明确相关性。
5. 心肺耐力衰退
起身后立即出现气喘现象,并非单纯肥胖所致,而是心肺耐力与血液带氧能力下降的典型表现。Sit-to-Stand(衰退速度测试)能有效评估心肺适应能力,其表现与最大摄氧量峰值高度相关。
6. 全身慢性发炎
代谢症候群、脂肪肝等问题引发的慢性发炎反应,会加速肌肉组织分解与神经反射速度迟滞,成为肌肉萎缩与功能衰退的重要驱动因素。
甚么是Sit to Stand Test?
黄医生指,「坐立测试(Sit to Stand Test)」其实是全球老年医学、复健科及骨科领域常规执行的评估项目,其结果与死亡率、步态功能退化、跌倒发生率及肌力衰退程度具有高度关联性,当中透过计算受试者从坐姿站起的秒数,可评估其身体素质和跌倒风险:
- <12秒:属于健康状态
- 12-15秒:肌力下降初期
- <15秒:高跌倒风险,肌少症可能性增加
- >20秒:需寻求专业医疗评估平衡、神经、肌肉、关节问题
5种方法改善起身速度 全面预防身体机能衰退
黄轩医生表示,起身速度减缓是人体最细微却最不容忽视的警讯,为预防身体机能无声退化,可透过下列5项方法改善起身速度,更增强肌力并延缓认知衰退:
1. 椅子起立训练(STS训练)
每日执行3组、每组10-12次的坐站转换练习,此训练能有效强化下肢肌群并改善平衡能力。
2. 每天走3000-6000步
中等步行量有助减少大脑tau蛋白沉积,延缓认知功能退化。
3. 每日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缺乏是肌肉萎缩关键因素,因此40岁后需补充足够蛋白质,建议量为体重(kg)x1.0-1.2g,。
4. 抗阻力训练
透过深蹲与臀桥等动作,最能直接提升Sit-to-Stand(衰退速度测试)成绩。
5. 避免久坐行为
久坐时间与死亡率呈正相关,建议每30分钟起身活动一次。
资料来源:重症科医生黄轩
专家履历:黄轩
台湾林口长庚胃肠肝胆科副教授,专项是发炎性肠道疾病如克隆氏症、溃疡性结肠炎等。
延伸阅读:必做5大抗衰老运动 90岁后仍容颜不老活力四射 这动作做30秒也有效!
---
相关文章:
自测40岁后12大初老征兆 毛巾难扭干恐中招!营养师教必吃6类食物增肌力/抗衰老
专家推介5大抗衰老食物 「逆龄10岁」降血压胆固醇 这款燕麦早餐「终极抗衰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