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障碍症成港人第7大死因 哪些人较易患病?一文睇清症状/成因/饮食建议
发布时间:17:24 2025-11-13 HKT
认知障碍症,又称为老人痴呆症、脑退化症或失智症。香港中文大学的调查显示,本港有1/5的60岁以上长者患有轻度认知障碍,70岁或以上长者中每10人有1人患有认知障碍。2024年,认知障碍症在香港主要死因中排行第7位,于1364宗的登记死亡个案中,逾99%都是65岁及以上长者。 认知障碍症有3阶段、各有不同症状,日常又可如何预防认知障碍症?
全面了解认知障碍症/脑退化症/失智症
认知障碍症/脑退化症/失智症症状:
认知障碍症病因/成因是甚么?
据衞生署衞生防护中心资料显示,认知障碍症是因大脑神经细胞病变而引致大脑功能衰退的疾病,患者的记忆、思考和理解能力等认知功能退化,通常会伴随著情绪、行为或感官的变化,影响日常生活。医管局指出,认知障碍症可以按不同病因分类,成因如下:
- 阿兹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占所有认知障碍症病例的74%,由于脑部异常积聚了特定的淀粉样蛋白和血浆涛蛋白,导致脑细胞逐渐退化和死亡。
-
血管性认知障碍症 (Vascular Dementia) ,占所有认知障碍症病例的22%,是与大脑血液供应减少有关。
- 其他失忆症,如脑部前额颞叶病变,占所有认知障碍症病例的4%
另外,认知障碍症患者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病的情况十分常见,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抑郁症等。
【同场加映】认知障碍症类型及其症状
同场加映:脑退化|Taylor Swift 30首金曲可治脑退化症?英国研究揭原因 1首更是救命歌
同场加映:认知障碍症为港人第8大死因 研究证常喝3类饮品高危 脑退化率增39%
认知障碍症会出现哪些症状?
根据本港医管局资料,认知障碍症症状一开始时发展缓慢不显著,故容易被家人忽略,但后来逐渐加剧,并深深影响患者和照顾者。
1. 认知障碍症早期症状(第1-2年)
在此阶段,家人和朋友通常会以为患者的症状,只是因为年纪渐老而出现的正常老化过程,常见症状包括失去短期记忆;表达或理解抽象事情时感困难,如表达身体不适、心情感受等;情绪或行为变幻无常;学习新事物及跟随复杂指令感困难;判断力减退、基本自理活动仍能应付,但需旁人提醒。
2. 认知障碍症中期症状(第2-5年)
随著病情的进展,患者早期的困难会更加明显,症状包括混淆远期记忆和现实情况记忆、偶有词不达意的情况;行为性格转变,或会容易情绪不稳;需别人协助日常自理活动。
3. 认知障碍症晚期症状(第5年后)
患者生活几乎完全依赖别人,不能自我照顾,症状包括记忆缺损,连熟悉的人和事也会忘记;身体活动及精神状况出现衰退;未能有效表达及沟通;不能处理日常生活、需要长期照顾;生理时钟混乱。
同场加映:认知障碍症|患糖尿病令脑退化率高100%!正常老化/脑退化症7大分别 6类食物可预防
同场加映:2件事自测认知障碍症风险 医生推介必做4大运动防脑退化 耍太极都有效?
哪些人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较高?
认知障碍症(失智症)的成因复杂,衞生署资料显示,认知障碍症与不良生活习惯、常见的健康问题和慢性疾病以及其他特定风险因素有关,风险因素如下:
|
|
美国一项涵盖2万名长者、分析30年数据的研究指出,有3个风险因素与脑退化症最相关:
- 缺乏运动
- 肥胖,60岁时的BMI35或以上
- 在60岁时没有兴趣爱好
其他较高风险的因素包括:
- 曾经中风
- 从不饮酒
- 过量饮酒
- 从未工作过或只工作几年
- 在各项身体测试中得分较低
- 患糖尿病
- 没有个人健康保险
同场加映:预防脑退化|吃1类水果有效防失智抑郁症 研究证12周即有改善 更可防癌症中风
同场加映:打牌捉棋防脑退化?研究揭认知障碍症3大关键成因 做6件事风险大减
【同场加映】哪些人更易患认知障碍症?
认知障碍症可以治疗吗?
认知障碍症是导致长者丧失自理能力、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衞生组织已将这病症定为一项公共衞生重点,即使现今医学昌明,但仍未能根治认知障碍症,也不能逆转病情,采取预防措施至为重要。
现有治疗方案以延缓恶化为主,例如最新抗淀粉样蛋白单株抗体药物,适用于早期患者,临床数据显示18个月的疗程可延缓症状进展约6个月,虽未能根治,却为控制病情带来曙光。
同场加映:患认知障碍症恐失自理能力 专家教打麻雀最护脑 必学7招提升大脑功能
同场加映:认知障碍症|血压高易患脑退化症?中医推介22种食物汤水 通血管改善记忆
如何预防认知障碍症?
衞生署指,保持健康行为的人士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较低。与生活模式最不健康的人士相比,生活模式最健康的人士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低近4成。即使是遗传风险较高的人士,奉行以下健康生活模式也能降低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
1. 管理体重和控制慢性病
保持体重、血压、血糖和血脂在最佳水平。遵循医护人员提供的治理方案,妥善管控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和其他慢性病。
2. 多做体能活动
体能活动可降低肥胖、患上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风险,还可增加大脑血液循环和促进脑部神经元的成长,从而减低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成年人士每星期应进行最少150至300分钟如快步行等中等强度的带氧体能活动,或等量的体能活动。
3. 健康饮食
依照「健康食物金字塔」建议均衡饮食,包括每日进食足最少二份水果和最少三份蔬菜。多选吃全谷食品代替精制谷物,并减少摄取油、盐和糖。
4. 不要吸烟
吸烟会损害大脑以及影响视力和听觉。吸烟人士应立即戒烟。
5. 注重睡眠
充足的睡眠对脑部健康至关重要。一项研究显示在50岁、60岁和70岁时,若持续每晚只睡6小时或以下,罹患认知障碍症的风险会增加30%。维持固定的作息时间,并以每晚有7至8小时优质睡眠为目标。
6. 避免饮酒
长期和大量饮酒会,导致永久性大脑损伤。不饮酒人士不应开始饮酒,饮酒人士应检视自己的饮酒习惯,认清酒害及了解戒酒的好处。
7. 多动脑筋和保持活跃的社交生活
定期参与能挑战大脑的活动,例如填字游戏或拼图、打麻将、捉棋、纸牌游戏、演奏乐器、阅读、练习书法或绘画等。社交活动也对大脑有益,有助预防认知障碍症。透过经常与亲朋好友联络,参加义工活动或加入兴趣小组,以保持活跃的社交生活。
8. 保护头部
从事如建筑等特定类型工作、参与如拳击、榄球或骑自行车等休闲和体育活动时,应佩戴安全头盔,以减少头部创伤的风险。乘车时,要时刻扣上安全带。长者应采取措施预防跌倒,保障安全。
9. 保护视力
从事如焊接和处理化学物等特定类型工作、参与如剑击等运动或其他可能对眼睛造成伤害的活动时,应配戴合适防护眼罩或面罩。在阳光普照的日子,外出时要戴上太阳眼镜,以保护眼睛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10. 保护听力
基本原则是避免声量过高、距离过近或时间过长的噪音。采用60–60规则,即将视听设备的音量调校至不多于总输出量的60%和每天合共收听不多于60 分钟。在嘈吵的环境工作时应配戴合适的耳塞或及耳罩,以隔绝噪音。
同场加映:甘国亮疑患失智症 拆解3阶段常见症状 必学10招预防
同场加映:脑退化|越肥越易脑退化?吃蓝莓可减风险?推介10种食物令大脑更年轻
延伸阅读:哈佛研究揭1种饮食法防脑退化 大脑萎缩速度减50% 医生教多吃3类食物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