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揭乳癌5大先兆 逾15%早期患者乳房没硬块 2部位肿胀恐中招!

更新时间:13:08 2025-05-06 HKT
发布时间:13:08 2025-05-06 HKT

乳癌为本港最常见的女性癌症,及早识别乳癌先兆,对治疗乳癌大有好处。不过有医生指,乳癌先兆其实不仅限于乳房有硬块,如发现身体有2部位出现肿胀,可能亦是患上乳癌的警号。

医生揭乳癌5大先兆 2部位肿胀恐中招!

胸腔暨重症专科医生黄轩在Facebook专页发文指,每当谈及乳癌,多数人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乳房触摸到硬块。然而,乳癌的早期征兆其实不仅限于乳房有硬块,若轻视以下5大乳癌先兆,待肿块明显出现时,病情通常已发展至晚期阶段。

乳癌有何先兆?

 

 

乳癌5大先兆

乳癌先兆|1. 乳头分泌物

许多女性误以为只有哺乳期才会出现分泌物,但事实上单侧乳头出现非乳白色分泌物,包括透明黏稠状或血性分泌物都可能是乳癌的警号。一项发表于《Breast Cancer Res Treat》(乳癌治疗)的研究指出,乳头出现异常分泌物与早期乳癌存在关联性不可忽视。据发表于《Springer Open》的研究则发现,虽然超过80%的女性一生中某个时刻,可能都会出现乳头分泌物,但研究人员发现,长期反复出现分泌物,高达23%的病例中最终确诊为恶性肿瘤。

乳癌先兆|2. 乳头或乳晕出现变化

当乳头出现异常「凹陷」或「牵引」现象,很可能是肿瘤在拉扯乳腺组织。此外,若发现乳头或乳晕区域有异常脱皮、潮红,或是湿疹状变化(乳头柏哲氏病),这些都可能属于乳癌在皮肤上的表现。有研究发现,虽然这类症状相对少见,但一旦出现往往代表乳癌已影响至皮肤层面。

乳癌先兆|3. 乳房外观变形或皮肤改变

乳房若出现表面凹凸不平,类似橙皮的变化,代表皮下淋巴受阻塞,极可能与发炎性乳癌有关。这种特殊类型的乳癌病程进展快速,需立即求医。一项发表于CA Cancer J Clin》(CA癌症临床杂志的研究指出,许多发炎性乳癌患者初期常误判这些症状为普通皮肤过敏,因而延误治疗时机。

乳癌先兆|4. 腋下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即使乳房触感正常,若发现腋下或锁骨上出现无痛肿块,极可能是可能是癌细胞已扩散至淋巴。一项发表于《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的研究指出,约有20%的乳癌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就已出现淋巴结异常的情况。

乳癌先兆|5. 乳房不对称或异常感觉

若发现乳房出现持续性体积改变、明显不对称,或持续性刺痛、灼热等异常感觉,都应提高警觉。一项于《Breast Cancer Research》发表的研究指出,乳房不对称变化在乳癌患者中的发生率高于健康人群。

黄轩医生提醒,千万不要误以为乳房没摸到硬块就等于安全,超过15%乳癌患者在早期阶段完全没有出现硬块症状。其实,可以透过定期进行以上自我检查、医生检查和乳房影像检查,包括超声波或乳房摄影等方法及早发现,让患者存活率高达90%以上。

乳癌有何常见症状?多留意3大部位

根据本港医管局资料,当乳腺细胞失控分裂和生长,就会形成肿瘤,肿瘤分为良性及恶性,乳房内的恶性肿瘤就是乳癌。而患上乳癌后,乳房、乳头及腋下有机会出现以下改变。

乳癌7大症状

  • 乳房:出现任何体积的硬块、形状或大小有所改变、皮肤出现点状凹陷,以及出现静脉扩张或呈橙皮纹变化
  • 乳头:自动流出分泌物、出血或凹陷
  • 腋下:肿胀或淋巴结胀大

医管局提醒,在月经前感到明显乳房胀痛或摸到硬块,是由于周期性荷尔蒙分泌转变,属正常的生理反应,不必过分担心。

患乳癌的高危族群

  • 性别:乳癌患者主要是女性,但男性也有机会患乳癌
  • 年龄:随著年龄增长,患乳癌机会更高
  • 遗传:母亲、姊妹及直系亲属患过此病的人士,发病的机会较高,研究资料显示约5-10%的乳癌个案可能与遗传有关
  • 经期:12岁以前初经以及55岁以后停经者
  • 饮食:长期进食高动物脂肪食物
  • 生活:吸烟、嗜酒、缺乏运动
  • 生育:从没有生育过或35岁以后首次生育
  • 药物:长期服用避孕药或接受贺尔蒙补充疗法5年以上者
  • 个人肿瘤病历:曾经罹患某些种类癌症,如霍杰金氏淋巴瘤、肺腺癌、肠癌,或儿童时期曾经患癌者,患乳癌风险较高。

资料来源:胸腔暨重症专科医生黄轩医管局

延伸阅读:本港乳癌年增5500宗新症 营养师推介12种食物防乳癌 多吃1种患癌风险降20%

---

相关文章:

1类食物防乳癌超强 死亡风险减31%!推介3大防乳癌食物 这种茶也有效

19岁女乳房不痛不痒惊患乳癌 医生揭4大高危因素 常喝1种茶易中招?

4种食油恐致超恶乳癌 削治疗效果恶化快 营养师教4招防癌降风险

42岁女患乳癌 吃1款蔬菜19年不复发!医生证可防7大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