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3人有1人患高血压 专家拆解10大血压异常种类 每天做这运动护血管
发布时间:13:38 2025-04-30 HKT
根据世界衞生组织统计,全球每3名成年人便有1人患上高血压,而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病和中风。衞生署最新资料显示,香港死于心脏病的人数近年呈上升趋势,2023年便有超过7200多人;而死于中风亦有3000余人,趋势相对平稳。
全球每3人有1人患高血压 控制不当可致肾衰竭
衞生署于2022年人口健康普查亦推算,29.5%非住院成年人患有高血压,较五年前增加约2%。长期高血压除了影响心脑血管健康外,若控制不当更会导致末期肾衰竭,有需要进行家居洗肾治疗,不但影响日常生活,亦增添致命的腹膜受感染风险。
退休巴士司机李先生早年已患有糖尿病,多年来血糖一直控制得宜。他常称赞自己生活自律克制,每餐饮食低糖走油,每天最少跑步30分钟,并辅以30分钟缓和运动。因其良好血糖管理,更获医院糖尿科护士邀请为其他病人分享经验。不过,某次他覆诊时,医生发现他血压偏高,遂按糖尿科血压指引处方了保护肾脏药给他服用。可是他每次服药后都感到天旋地转和十分不适,情况更持续多天,量度后发现血压很低。经上网查证,他发现「补肾药」原来是降血压药,从此他不敢服用,并于覆诊时告诉医生,医生随即取消处方。
经过数次覆诊后,另一名年青医生见李先生血压仍处于糖尿指引高血压标准边缘,再次提出处方「补肾药」给他。李先生将先前经验告诉医生,医生表示今次是不同药物,并开药给他。李先生初时按时服用,但再次出现头晕低血压征状,再咨询医生后得知药物只是不同类别的降血压药,所以拒绝再服。后来他经常在家量血压,指数大多正常,令他感到十分满意。
如何正确量血压?只量1次未必够
香港医务衞生局(前身食物及衞生局)于2021年推出了《香港高血压参考概览:成年高血压患者在基层医疗的护理》,更新了诊断血压的标准方法:
测量血压正确方式:
- 采取坐姿;
- 量度两次,每次相隔1至2分钟;
- 最终血压读数更应采用两次或以上不同情境测量的平均值来计算。
正因如此,医生也会安排24小时量度血压来协助诊断。若单凭一两次随机血压来判断,或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产生不良副作用。
专家拆解10大血压异常种类
随着大众对高血压的认知愈趋普及,近年来医护界亦已研究并区分出不同类型的血压,希望有助准确地管理血压,毕竟适当的血压对维持良好营养吸收和代谢物排出至关重要。以下是专家在临床上考虑的不同血压类别:
- 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诊断超过90%。高血压的发生并没有其他病理成因。医学界普遍将血压140/90mmHg以上定为诊断标准。此类高血压主要与长期生活习惯相关。
- 继发性高血压:由其他病理如肾病、肾上腺瘤等引致。要控制血压,必先解决病因。
- 白袍高血压:指患者在医疗环境中(如诊所或医院)测量时血压升高,但在非医疗环境(如在家或日常活动)下血压正常的现象。该现象相信是因为患者面对医疗人员时,不其然产生紧张情绪(俗称「白袍效应」)而得名。
- 隐匿性高血压:指患者在诊症室测量时血压正常,但在其他非医疗环境中血压升高的现象。或与日常工作和生活压力有关。
- 变动性血压:指个人血压在短期(如24小时内)或长期(如数周至数月)中出现波动现象。血压波动常见于高血压的研究,大幅度血压变动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 顽固性高血压:指高血压患者在使用3种或以上的降血压药后仍未达目标血压水平。此情况会特别增加肾衰竭机会。
- 夜间高血压:上血压于夜间骤增约20mmHg,研究发现此情况会增加心脏衰竭风险。
- 夜间低血压:上血压于夜间骤降约20mmHg,日本大型研究发现此情况会增加中风风险。
- 姿位性低血压:上血压于1至3分钟站立后骤降约20mmHg,成因与自主神经失调或严重缺水有关。研究发现此情况会增加跌倒、晕眩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长期低血压:血压低于90/60mmHg,并常有头晕、眼朦、虚弱或心悸等征状。多与心脏功能衰退有关。
要控制血压,需要生理调节和药物治疗互相配合。李先生的案例多数属于变动性血压,尚幸他平时勤做运动和注重饮食健康,所以患上心脑血管疾病机会很低。香港大学和医院管理局合作的大型研究证实,维持此类健康习惯能减少50%心脏病和中风机会。
要预防中风和心脏病,顺畅的血液循环是要诀,笔者建议读者每天早、晚做15分钟八段锦,简单直接有效,手部运动特别能畅通脑血管循环、全身动作增加身体各组织血液供应,促进新陈代谢。
撰文:香港都会大学护理及健康学院高级讲师 朱贤文
延伸阅读:经常肩颈痛恐高血压警号 医生教2大伸展动作降血压 最快1分钟见效!
---
相关文章:
最佳降血压运动不是跑步游水?专家教做3大居家运动 做45秒也有效?
降血压|误喝3大「健康」饮品恐血压飙升 这种茶都上榜 营养师推荐3大天然饮品降血压
医生推荐5种运动降血压最有效!这种可在家做 每周做30分钟也有效?
降血压饮食|营养师教8招饮食减钠 防中风/肾病/胃癌 哪类人忌用减钠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