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能医什么病(二十):流感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施卿卿博士

患上流感时,除了服药,发汗的方法、饮食种类以及休息是否足够,都与康复的速度以及是否彻底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是发汗的方法。流感的主要症状发烧、怕冻、头痛、肌肉酸痛等常常能随着出汗而得到舒缓。因此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治疗流感常常是通过发汗而取效的。如果发汗方法不当常常会导致治疗效果事倍功半。

正确发汗有以下几个要点:

1.服药后应到床上躺着并盖好被子焗汗。注意应侧身卧而不是平卧。因为流感常常是风寒邪气困阻于足太阳膀胱经,而这条经络循行于人体的后头、颈背腰部及下肢后方,平卧不利于邪气外散。

2.开始出汗时要翻身左右侧卧让汗出匀,全身出汗后多翻身让汗逐渐停止。

3.发汗的程度以微汗最佳。医圣张仲景原话是这么说的:“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服用退热止痛西药较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常常出汗过多甚至大汗淋漓,在中医来说这样反而会导致病好得不彻底。

4.发汗时间以晚上为宜出汗后尽量不再起床,避免汗出后毛孔张开起床时再次感受风寒。可放一条毛巾在床边,出汗后用毛巾擦干直接睡觉。

5.汗出热退后就不宜再服用有发汗作用的药物。我就见过疫情期间有新冠患者服用多日的退热止痛药,每天大汗淋漓却不懂停药,导致气血异常虚弱。

其次就是合理的饮食,包括如何正确食饭及饮水。流感或感冒时大多数人都会自觉地戒煎炸热气的食物和饮酒,但只戒这两类是远远不够的。医圣张仲景是这么要求的:“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所以需要戒口的还有:

1.生冷,包括冷饮和水果、鱼生、沙律、雪糕等,容易伤肺引发咳嗽;

2.粘滑,糯类比如粽子、年糕、汤圆和一些胶质食物如猪手、鱼皮、燕窝、花胶等;

3.肉面包括各种肉类、海鲜和炒面、油泼面等,这些相对米类都是比较难消化的;

4.五辛如大蒜、葱、韭菜、辣椒、胡椒等,这些对咽喉都有一定的刺激性;

5.臭恶:各种腌菜、腌鱼、臭豆腐、榴梿等。 

看起来要戒口的食物确实多不容易记住,我们只要记住流感时饮食原则主要就是清淡,以粥、饭、米粉之类和青菜为主,特别是发烧时吃粥可以幇助发汗,腹泻时吃粥可以帮助止泻。因为流感时身体调动正气去体表袪除病邪,内部的正气反而相对不足,消化力较低,因此要吃清淡一点避免加重胃肠道的负担。这些戒口有点严格,现在很多人无肉不欢,因此我会稍微放松一下戒口的要求,允许病人吃少量清蒸肉饼或蒸鱼之类的。

同时还要注意病刚好的几天仍需要清淡饮食。如果病刚好就大鱼大肉,那么病情是很容易反复的,这种情况在中医里就叫做“食复”,这也是现代很多人流感、感冒多日反复不愈的常见原因。

饮食方面还要注意的是正确喝水。大家都知道发烧会消耗体液,需要补充流失的水分,因此发烧生病时大多会刻意地多饮水。但是喝水一是要喝温水,不能喝冷水或冰水,其次是要分多次补充水分,切忌一口灌下一大瓶水,也要避免完全没有口渴的感觉却还逼自己一杯一杯地喝水,这样很容易衍生新的问题:水饮病,会导致眩晕、心悸等其他症状。除了腹泻频繁需要补充含糖及盐的水之外,一般流感还是以饮清水最为适宜,同时最好暂停咖啡、奶茶、气水等以减少咳嗽的发生。

还有就是需要足够的休息。休息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有效地启动自愈力去对抗疾病。很多人都试过,刚出现头重身痛疲乏或者低热时好好地睡上一天,有时甚至连药都不用吃病就自己好了。一般人刚生病时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好好休息一两天,却往往忽视了病刚好的几天仍然需要休息不可过于疲劳。如果病刚好就马上进行较重的体力劳动、运动、熬夜工作以及性生活等,是很容易导致疾病反复的,这在中医就叫做“劳复”。因为当病刚好时身体的正气仍然是较虚需要点时间修复,此时不可过度劳累进一步消耗正气。

此外,大家都知道出现流感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避免病毒在家庭成员间的传播,因此需要经常开窗通风。但是要留意通风时应避免让患者吹到风,天气热时如使用冷气、风扇,同样也要避免让患者直接吹到风与冷气,以防再次感受风寒。

如果大家能留意以上要点,相信会让流感的治疗事半功倍﹗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