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能医什么病(十九):流感(二)|施卿卿博士
上一篇我们提到流感基本上属于中医的「感冒」范畴,其实更准确来说应该叫做「时行感冒」,我们从「时行」二字就可以知道它指的是当季流行的感冒。流感的特征就是全身的症状比较突出,通常都会有发烧、怕冻、头痛、肌肉酸痛甚至筋骨痛、腰痛等,在中医来说这些都是寒邪的特征,所以我们也把它叫做「伤寒」。而一般感冒常见的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的症状流感患者反而相对较轻。那么这个冬春的流感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症状就是伴有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因此可以说当季流感还有一个明显的湿邪的特征。

西医治疗流感的主要方法是采用抗病毒药,以及一些对症的药物比如退热药、化痰止咳药等,如果伴有细菌感染的症状必要时再加用抗生素。对于一般人来说,服用相应的药物很快就会痊愈,但对于一些有基础疾病或者是体质较弱的老人儿童来说,流感可能就是一次致命的打击,必须密切关注他们的精神状态、呼吸、脉搏、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
中医的治疗思路则是:伤于寒邪就袪寒,伴有湿邪就化湿。当然也有部分患者是感受风热之邪而患病的,但一般来说流感是感受寒邪的多感受热邪的少。不过倒是有不少患者在感受寒邪之后因未能及时驱除寒邪而化热,那么在有热邪的情况时就要相应给予清热。
「伤寒」其实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在健康上需要面对的主要威胁,许许多多的疾病都和感受寒邪有着密切的联系,轻的如鼻敏感,重的如肺炎,急的如发烧,慢的如高血压等等。近两千年前的张仲景正是因为毕生致力于实践总结治疗流感的方药而撰写成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伤寒杂病论》并被尊崇为医圣。自此之后中医治疗流感已经有很成熟的理论体系,常用的方药比如桂枝汤、麻黄汤、麻杏石甘汤、葛根汤如果用得合适都有非常好的效果。当年无论是沙士还是新冠病毒爆发初期,在确认病毒种类、研发疫苗及“特效药”之前,正是中医将治疗流感的这套方法运用于新型传染病的治疗,才首次取得治疗上的重大突破。所以千万不要轻视中医治疗传染性疾病或发热性疾病的功效。
针对这一波流感,我用得比较多的一个药方就是葛根汤。当然也会用到麻杏石甘汤等其他药方,但是由于巿面较少见到相应的成药,因此我们这次重点介绍一下葛根汤。
葛根汤的主要成份就是葛根(也就是大家平时煲汤用的粉葛经晒干后做成的药材),除此之外还有桂枝、麻黄、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等药。大家可以看到,这个药方除了麻黄之外,其余六种药都可以同时用于食疗,因此这个药方相对比较安全。葛根汤具有具有发汗解表、升津舒筋的功效,也就是说它既可以袪除寒邪,又能够补充津液,可以缓解发烧、怕冻、头痛、肩背痛、腹泻等症状,因此对当前这一波流感来说是比较对症的。
我们在使用葛根汤的时候通常还会兼顾其它的问题,比如兼有湿邪,我通常会加上五苓散,体质相对较虚或有点化热倾向的加上小柴胡汤,有比较明显的热象时加上麻杏石甘汤等,最近天气潮湿需要加强化湿可能还需要加上苍术等药,各种情况不一而足。过年前有一个亲戚在周末时告诉我她发烧、肌肉酸痛,我建议她去便利店买小柴胡汤和葛根汤,按照2:1的比例(根据患者体质偏热的情况下外受寒邪而定)服下,当晚就退烧,之后再以其它的药调理。还有一个患者,年初一开始出现腹痛腹泻多次而不得去医院看急诊,在服后药物一周后仍有轻微腹泻,我给她配的药方就是葛根汤加小柴胡汤、五苓散加减,服药一天后腹泻就彻底好了。如果用得好,葛根汤还能治疗不少其他疾病比如颈椎病等。虽然大家不能像医师一样准确选方用药,但是当你刚刚开始有点怕冻、头痛、疲累、喉咙不适但又不便就医时,先服用一包葛根汤也许就能有效阻止病情进展。
不过大家要注意,葛根汤中含有的麻黄对于某些人是不适宜的,比如平时动一动就出汗、心跳偏快、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的患者都要慎用。另外葛根汤不宜太晚服用,否则可能会影响睡眠。
当然,中医治疗流感绝不是一个葛根汤就能概括的。由于流感的主症之一就是发烧,因此可以说中医治疗发烧的思路基本上亦是治疗流感的思路,大家可以参阅早前的文章中医能医什么病(十一):发热 <按此>。
下一期,我们再来说说流感的护理与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