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解不了口渴?口干反映生理症状|吕兆升中医师

近期很多人患病后都出现口干口渴,有些人喝很多水都好像不能解渴,也有些人口渴却不想喝水,甚至水入即吐。口干口渴这些看似平常的生理症状,原来在中医诊断上,都反映了身体的状况。中医师可以透过询问病人口渴的情况,来掌握患者体内津液输布的情况,以判断病情:

口渴咽干,饮水则舒

代表津液耗损。常见于秋燥伤肺,或感冒热病后阴液耗伤。一般只要按病情清除所患的外感邪气,即可改善症状。患者亦应多饮水,以免加重病情。

大渴大热,欲饮冷饮

常见于外感热病较严重的情况,或因饮食,天时等因素,导致里热炽盛。治疗方法应按病机清泄里热以存津液。病患需注意,即使欲饮冷饮,也不宜大口饮冷,反而伤及脾胃,使里热更难清除。

口渴咽干,夜间尤甚

常见于阴虚津少,虚热内盛之人。感冒热病多次没有适当调理,亦可演变成阴虚内热的状态,继而出现五心烦热,夜寐不宁,身热盗汗等症状。治疗宜养阴清热,病患需较有耐性接受较长时间治疗。

渴不欲饮,胃肠不适

常见于肠胃湿热。常兼夹有胃口不佳,舌苔黄腻,口臭,面油痤疮,大便不畅质黏。此类病症更不宜因口渴而饮冷饮,也不可饮用乳制品,以免加重胃肠湿热,使病情加重。多食蔬菜,及早治疗,方为上策。

渴喜热饮,水入即吐

常见于痰饮内停。常兼夹上脘腹胀,腹中水声,胃口欠佳,身重不安等等症状。除了及早求医外,病人亦可分次小量饮用热水,或用陈皮、生姜煮水饮用,有望缓解病情。

口干,欲漱口不欲咽

常见于瘀血内阻。多兼夹面色黯黑,舌质青紫,唇色黯,身痛,女性月经不调等等症状。宜尽快向注册中医求诊。

口渴多饮,小便量多

常见于脾胃运化功能不足者。糖尿病患者因肺、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津液输布失常,而出现口渴尿多的症状,常兼有易饥消瘦等症状。除了糖尿病以外,孩童因脏腑功能未完善发育,在夏季也会出现类似症状,兼见低热不退,神疲乏力,此症称为夏季热。

总的来说,口干口渴与饮水状态都反映了人体状况,有时甚至可能提示身体的潜在疾病。所以,感冒发热以后的口干渴症状如果长期没有好转,就应尽快寻找注册中医求诊。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