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能医什么病(十):痔疮|施卿卿博士
45歳的陈女士有痔疮史近十年了,她既有内痔又有外痔,属于混合痔类型,因此既有大便后出血的症状,又有痔疮疼痛的问题,令她颇受困扰。
陈女士一周前因为与朋友聚会吃了辛辣食物再次引起痔疮出血疼痛而前来就诊。在服了以乙字汤为主的中药五剂之后,陈女士的便后出血已经停止,疼痛也消失了,令她感到喜出望外。

痔疮很常见,男女老幼均可出现,故有「十人九痔」之说,但以青壮年居多。痔疮是由于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直肠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或者是肛门边缘皮肤结缔组织增生、肛管皮下静脉曲张破裂形成的隆起物。
痔疮常见症状是:大便后鲜血、肛门痕痒、肛门疼痛、肛门团块状脱出和异物感。痔疮的主要病因是长期反复的便秘、腹泻、长时间如厕等不良的排便习惯;久站、久坐、怀孕、反复咳嗽使腹部压力增加也是常见原因;此外熬夜、纤维及水分摄取不足、嗜食辛辣食物、从事激烈运动、有吸烟习惯、肥胖、经常提起重物、或运动量不足有溃疡病史者、酗酒及肝病病人也易发生痔疮。
在治疗上,在建议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之余,西医对症状轻者通常采用局部外用药物以缓解症状,重者则会考虑手术,依据病情不同选用结紥、硬化治疗、冷冻治疗及切除等不同的手术方式。
而在中医看来,痔疮的发生是由于脏腑本虚尤其中气不足为主,再加上便秘、久坐,饮食不当等而导致风燥、湿热下迫肠道,气虚下陷所致。由于对于病理机制的认识不同,因此,在治疗方法上和西医明显不同的是,中医对痔疮的治疗相当重视内服中药方的调理。我在临床上针对轻中度痔疮的患者主要采用内治法,我自己偏爱的一首中药方是乙字汤,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略作加减,对气虚比较明显的患者合用补中益气汤,一般服用以后痔疮出血、疼痛都能在数日内有效缓解。同样中医也有不少外治方法,既包括针灸,比如长强穴、承山穴就是治疗痔疮的常用有效穴;也包括中药,比如可以用五倍子、苦参等中药煎水熏洗;如果怕麻烦,还可以直接外搽具有消肿止痛、收敛止血功效的药膏,其中马应龙痔疮膏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此外,中医的肛肠科专科医生也会采用塞药和结扎等方法来治疗痔疮,只不过在香港受中医专科发展所限较少使用。
对于痔疮患者来说最大的困扰是复发问题,因此治疗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减少痔疮发作的诱因,包括多进食蔬菜水果、适当增加饮水量以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如厕时间避免用手机、看报;避免熬夜;戒烟限酒;减少辛辣刺激食物;对于需要久坐或久立工作的人士,应定时起身活动或坐下休息片刻。除此之外,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提升脏腑的功能,也可以在一天的劳累工作之后进行温水坐浴,可以减轻肛门的压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于痔疮的防治均是有益的。
虽说痔疮出血很常见,但是也要留意,除痔疮以外,其他疾病亦可能出现大便带血的征状,其中包括肠癌。如果发现大便带血或肛门疼痛不适怀疑患上痔疮的话,应及时征询相关医生的专业意见,尤其是60歳以上的长者如出现大便带血的情况更应详细检查不可掉以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