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鼻子出血别忽视 可能是癌症先兆

流鼻血是一种多见的现象,许多人认为流鼻血只是因为热气上火或天气干燥引起的,注意水分的补充就能够避免出现流鼻血现象。然而,鼻干痒、鼻涕出现血丝,甚至伴有嗅觉不良等症状,可能是鼻咽癌的先兆。另外,流鼻血的病根不一定在鼻,还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信号。

鼻子为何会出血?

鼻黏膜干燥时容易出血,所以有的人常在冬季湿度低的环境内流鼻血。但并不是所有的流鼻血现象都有迹可循,以下一些比较常见的原因可供大家自查:

  • 鼻腔干燥:干燥的气候和低湿度可能导致鼻腔黏膜干燥,从而引发流鼻血;
  • 鼻受伤:鼻的外部碰撞、摔倒或鼻内插入物体可能导致血管破裂,造成鼻出血;
  •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壁脆弱,流鼻血的风险可能增加;
  •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凝血药、非类固醇抗发炎药等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受损而流鼻血。

除此之外,鼻腔或鼻窦感染、过敏、鼻中隔偏曲或鼻腔异物等亦可能导致流鼻血。流鼻血虽然在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比较常见且无害的现象,但我们不能忽视其背后可能隐藏的潜在疾病,例如鼻咽癌。

什么是鼻咽癌?

鼻咽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具体成因尚不完全清楚。然而,某些饮食习惯(如大量进食咸鱼及烟熏食品)、病毒感染(如EB病毒)、吸烟、饮酒、家族史以及长期暴露于木材粉尘等因素,都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

早期鼻咽癌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经常性鼻出血、长期鼻塞或不适、嗅觉减退、声音嘶哑、颈部淋巴结肿大、听力减退或局部失聪,耳鸣、经常复发的中耳炎等常见症状。

鼻咽癌的治疗方法

鼻咽癌的治疗方案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确定。常见治疗方法包括放射治疗(利用X光对付或消灭癌细胞),化学治疗和外科手术。

  •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主要治疗方法。绝大部分患者会进行体外放射治疗,利用高能量X光线将癌细胞杀死,达到根治疗效。多数患者每星期需进行五次治疗,为期七周。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的过程中不会感到任何痛楚,亦无须接受麻醉或住院。

  •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是切除肿瘤和部分周围健康组织,达至根治效果。因鼻咽内的肿瘤靠近脑神经和血管,较难到达,所以手术并不是治疗鼻咽癌的常用方案。但手术有可能用于初次治疗后复发的鼻咽癌。

  • 化学治疗

由于部分化疗药物能够增加癌细胞对放射治疗的敏感度,有助加强治疗效果。医生会根据情况使用化疗治疗,例如晚期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便为同步放化疗。

  • 标靶治疗

部分鼻咽癌带有高于正常水平的表皮受体生长因子受体(EGFR),加速癌细胞的生长速度。透过使用标靶药物表皮受体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可阻断EGFR接收指令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讯号,减慢或阻止肿瘤生长,针对性较高。

  •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透过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和T细胞,令免疫系统重新辨认和攻击癌细胞,从而缩小肿瘤或减慢其生长。

如果经常性流鼻血或鼻涕中带有血丝,特别是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以根据病史、症状和必要的检查来确定具体原因。为了正确诊断病情,医生可能会进行验血及进行手术抽取组织样本等,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日常生活中,保持鼻腔湿润、避免过度用力擤鼻涕等,也有助减少流鼻血的发生。

撰文:香港综合肿瘤中心 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 曾伟光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