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小心肝」可能不是暱称 小心脂肪肝变肝癌

提到脂肪肝,很多人并不陌生,觉得有点「肚子」就是脂肪肝,并不会影响什么,但近年,脂肪肝相关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并逐渐年轻化。年轻人忙于赚钱,生活水平随之提高,但作息习惯却毫无顾忌。要知道,大家夜夜埋头忙碌、烧烤配啤酒的时候,肝脏也在超负荷工作!

什么是脂肪肝?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帮助人体消化食物、储存能量和清除毒素。脂肪肝是一种由于肝脏受到刺激导致肝脏组织积累异常数量脂肪的疾病。脂肪肝主要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两种类型。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肝病之一,约有25%的人患有这种疾病。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也有两种类型:

  •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一种相对良性的状况,一般是有脂肪浸润但没有炎症,通常会随着体重增加而增加罹患风险。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则是有脂肪浸润以及肝脏炎症。通常与高血压、高胆固醇、胰岛素抗性(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等疾病有关,虽然肥胖超重是其重要风险因素,但身体质量指数(BMI)正常的人也有患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可能。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如果得不到逆转,持续的炎症环境最终就可能会导致肝癌。

酒精性脂肪肝是由大量饮酒引起的。虽然肝脏会分解大部分酒精,将其排出体外。但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损害肝细胞,加剧炎症,削弱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饮酒越多,对肝脏的损害就越大。酒精性脂肪肝是与酒精有关肝病的最早阶段,如果不加以控制,接下来则易发展成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若伴随肝硬化,三年内罹患肝细胞癌的风险可达12.8%,而没有肝硬化的人,因肝细胞癌死亡的风险低于3%。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脂肪肝?

由于脂肪肝通常没有症状,所以不容易被发现。少数患者有疲倦或腹部不适等症状,但也难以自行确认病症原因。只有通过医生的深入检查和分析,才能准确地判断是否患有脂肪肝,为治疗和预防提供有效依据。检查主要分以下三部分:

  • 病史询问:作为病史的一部分,医生会询问病患的饮酒情况和所服用的药物,以确定是否有明显的脂肪肝诱因。
  •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身体检查身体,测量体重和身高,并寻找脂肪肝的发展迹象,如肝脏肿大、肝硬化(如黄疸,一种导致皮肤和眼白变黄的病症)等。
  • 其他检查:可能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包括肝功能检查和血细胞计数检查。常规检查通常包括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几项可重点关注的指标,三者的正常值均为0-50U/L。除了血液检查,在部分情况下还可能需要通过造影来确定肝脏中的脂肪和肝脏的硬度;必要时可能还需要进行肝活检来确诊,并确定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诊断主要通过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降低脂肪肝发展风险的关键

要保持肝脏健康,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下护肝建议可重点参考:

  1. 健康饮食:少吃盐和糖,多吃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食品;
  2. 接种疫苗:接种甲型和乙型肝炎、流感和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3. 经常锻炼:减轻体重和减少肝脏中的脂肪;
  4. 咨询医生:有些药物会损害肝脏,在使用维生素等膳食补充剂或其他保健品之前,请咨询专业医生。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治疗旨在控制与之相关的医学状况,如肥胖、糖尿病和高血脂等。许多人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而从未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但是某些人会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总之,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以有效保护自己的肝脏健康,降低患脂肪肝和其发展的风险。未来身体强健的你将会感谢今天不舍弃健康生活的自己。

撰文:香港综合肿瘤中心 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 区兆基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