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症|浮针治疗|疼痛源自患肌(肌肉紧张)

张女士是我浮针病人。去年她因为行山疲累,导致膝眼疼痛前来找我。我用浮针治疗她的膝痛,两次就结束治疗。她痛苦的来,开心地走!

今次因为肋下疼痛超过一星期再来找我。

「我一个星期前因为在吃饭时倾谈过长,坐久了,饭后就开始疼痛。」「谢谢你还记得我啊!你这处疼痛,首先要排除内脏是否有问题…」我还未说完,她就明白我的意思,说:「我每年都有做身体检查,今年的例行检查没有发现什么。我还做了B超,一切都正常。」「那么好,疼痛源自患肌,大部分这类疼痛,都是浮针的菜!」

甚么是「患肌」?

浮针医学认为,临床上大部分痛症都因患肌而起。「患肌」是甚么?简单地说,当一块本来柔软的肌肉出现紧张,那紧张部分的肌肉就是「患肌」。

这个患肌属于功能性病变。如果那肌肉是实质性病变,例如多发性肌炎、小儿皮肌炎等炎症性肌病,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都不是浮针医学所指的肌肉病变,那就不是浮针的适应症。

浮针是否对应着适应症?辨别上有神来之笔,那就是扎针当下那病症是否在短时间内甚或马上消失,如果扎上浮针而当场不见或多或少的疗效,那病痛就不是、或者说暂时不是浮针的适应症。见符仲华:

《浮针医学纲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页17。

张女士的痛位在左肋骨下,当她转腰时,左肋骨下疼痛明显。这可能是腹外斜肌引致的疼痛,而且腹外斜肌连接胸廓较高位置,肌肉上部附着第5至12肋骨的外侧面,那就引致她所说的肋下痛。

我请张女士上床侧卧。我在她的肋下腹斜肌部分触摸检查,我仅在她腰髂部位触摸,就发现这一小段腹斜肌出现绷紧,那就是我要找的「患肌」。

我借着她侧卧的姿势,在她靠腰侧附近进针,针尖朝着斜上方的肋骨「扫散」,跟着几下「再灌注」动作,我请她下床站着做同样转腰的动作。「怎么了,你现在转腰还痛吗?」她惊喜的回答:「不痛了!不痛了!那么快!神奇呀!」这就是浮针的神妙之处,当我们掌握到患肌,用浮针对着患肌干,把患肌松开,疼痛就马上消失,「马上消失」这疗效就是浮针的适应症。(完)

更多文章